第35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疏宁道:“这便是了,既然养不起,就不要生那么多!他们小时候,父母可没把他们送到山上自生自灭!”
  麻老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道:“我们小源村,还有周边几个村落都是如此。总不能不让年轻人生孩子,在这样的村子里,如果人少,就会被欺负。如果三代单传,一不小心就要断了香火。”
  这次周疏宁是真的被乡民们的愚昧给气到了,他觉得人活着首先要懂得感恩,否则你就算得到了一切你想要的又有什么意义。
  左思右想,周疏宁想到了一个办法。
  如果直接办一个养老院,投入大不说,还会养成那些人懒散的习惯。
  于是他带着小铁蛋直接去了麻老太所说的村东森家,原来那个人不是姓森,而是叫徐森。
  徐森今年二十多岁,父亲五十了,有个儿子刚五岁,妻子看着也是温和好脾气的。
  只是他们看上去有一丝戒备,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些外人,更是对这村子里的人都有戒心。
  但周疏宁一说明来意,他们便放松了下来,眼下只有徐森的妻子和老父亲带着幼儿在家,徐森进山打猎了。
  周疏宁问过以后才知道,原来在这样的村子里,人少的确会被人多的欺负。
  像麻老太家的,她的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又分别有十六个孙辈,这在整个村子里都可以横着走。
  而徐森家里只有一家四口,哪怕是小孩子闹个矛盾,他们也不敢大声和他们撕扯,省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看得出,和作森家的人都很善良,一会儿的工夫,徐森的妻子给公爹递了三次水,拿了两次食物,还给公爹换了干净的鞋袜。
  周疏宁问:“我听说村子里的老人年纪大了都会被送到山上去?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做吗?”
  徐森媳妇一听,立刻慌了,急争的哀求道:“大人,我们家公爹还不算老,他还能动。带带孩子洒扫院子,这些活儿他都能做。您看我们这一院子的菜蔬,全是公爹一人在打理。他早晨还会早起去挑水,晚上还去山上拾柴。他自己能养活自己,不信您看,他身体硬朗的很。”
  周疏宁知道她误会了,便摆手道:“别担心,我们这次来,不是让你把老人送上山的。相反,我们觉得你们把老人照顾的很好,还要给你们嘉奖。”
  徐森媳妇不懂,问道:“嘉奖?那……就不必了,都是自家老人,我们也没有照料他什么。是公爹一直在照料我们,帮我们带娃做饭,我也才能放心的去赶集卖菜违卖染布。”
  原来徐森媳妇有个染布的手艺,所以他们家在村子里其实过的还不错。
  周疏宁点头:“这么说,这附近有集市?”
  徐森媳妇摇头:“赶集要翻过前面三座山,一来一回要一天。”
  周疏宁又是一阵唏嘘,只觉得大山里的村民太不容易了。
  他想了想,对徐森媳妇道:“这样,因为你照顾老人有功,以后就不用翻山越岭去卖布了。以后你织的所有布,全都卖给我们这边的医馆。不论你织多少,医馆照单全收。而且,我们还会给你每个月五百文的奖励。这个奖励,只有照顾老人的有,不照顾老人的是没有的。”
  徐森媳妇都懵了,从前他们为了藏着这件事,都不敢让老爷子白天出门,今天竟然说要给他们奖励。
  周疏宁见她不说话,又道:“对了,你现在有成品布吗?刚好我们医馆需要做一批床品,如果有的话,现在就可以全都卖给我。”
  徐森媳妇懵懵的点头,抱出了两匹刚织好的白粗布。
  穷乡僻壤,也只有这种粗布了,再染成当地颇有特色的蓝白格子,就是他们日常所穿的那种。
  不过,看这织工,倒是颇为细致,徐森媳妇应该是个挺不错的织工。
  周疏宁点了点头,问道:“这两匹布要多少钱?”
  徐森媳妇答:“这是粗麻布,不值什么钱,两匹一共五百文。”
  这两匹布,她赶十个集都不一定能卖光,上个月她一共卖了不到一匹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