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3)
周疏宁抬头看了看屋顶,果然看到小阿弼正在房顶上躺着,周疏宁一抬手,丢给他一个偌大的红包:“拿去买件新衣服!”
阿弼接过红包,开开心心的塞进了怀里,高兴道:“谢谢主人!”
这个孩子总是让人忽略他的存在,不过有了阿弼的存在,周疏宁晚上睡觉的安全感又多了一个系数。
周疏宁道:“今日给你放一天假,和微雨他们一道去玩吧!”
阿弼却摇头:“不,主人在京城是最危险的时候,阿弼半步都不能离开。”
周疏宁由着他,并叮嘱微雨:“记得给我们小阿弼带点小玩意儿回来,他这个年纪,应该正是喜欢玩乐的时候吧?嘶,天天把自己拘在屋顶,闷不闷?”
屋顶传来阿弼的声音:“阿弼不闷,屋顶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周疏宁懒得再管这个小家伙,转头对长孙清明道:“我们也去逛街?今日初一,皇上下令大臣们休沐十五日,除重要事宜不奏。”
国家公务员福利待遇就是好,过年可以放半个月的假。
所以朱公子那批奏折,极有可能半个月后才能到皇帝的手上。
第233章 你们这是怎么操作的
古代整体节奏都很慢,所以只要稍微比普通人努力一点,取得的成就便肉眼可以看得出。
不像周疏宁那个时代,人人都在搞内卷,不要命的卷,反而躺平以后才获得了生命的真理。
相比较来说,周疏宁更喜欢古代的节奏,可以让人不疾不徐的去做一件事。
比如钱庄,通过他小半个月的酝酿,终于做成了钱庄开设以来第一笔大生意。
为了保障第一笔生意的促成,周疏宁亲自接待了这个大客户,正是京城最大的织造商如氏老板。
说是最大的织造商,其实古代的模式还是低下了些,如氏采用的仍然是在民间收购丝织物的模式。
不过他们的品控会较其他小的织造商要好不少,有固定的织造合作户。
收上来的丝织品和麻织品质量检查也较为严格,抽丝和跳线的情况较少。
说起来他和宁安记也是有合作的,周疏宁的成衣铺也有如氏的布。
如氏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男性,他理了理花白的胡子,十分热情的和周疏宁打招呼:“县主的生意真是越做越大了,听说皇上还封您为光禄大夫,真是可喜可贺啊!”
周疏宁上前招呼着如氏老板:“如老板您客气了,快里面请,尝尝我们从北疆带过来的梅花雪。”
如老板一看,竟是一过来就开席,还是京城没有的宁安酒楼菜品,瞬间笑的见牙不见眼。
推辞一番后坐到了上座,直接开门见山道:“县主的生意头脑,是我们这些俗人比不来的。五万两银说多不多,但也至少要请四五六个镖师押运。来回一趟至少要花几百两银,这还不一定能安全送达。被劫镖这样的事,我们经历了三次,每次都是损失惨重啊!”
看来周疏宁这几天在京城铺垫的很成功,果然劫镖是大家最怕看到的事情。
周疏宁给如老板倒了发杯酒道:“是吧?唉,我也是恨自己没有早点开设钱庄,为大家谋福祉啊!您把银子放到我们这儿,只需要交千分之零点五的酬金,就可以只身前往北疆,用我们的存单和银符取出所押银两。”
当然,存取的过程还有一个密码本,除了银符密钥,周疏宁还会给他们上下两句密语,只有答上来才能顺利取款。
金额越大,加密会越严格,周疏宁也会让人随机更改加密方式。
这顿饭如掌柜吃的十分满意,当即便拍板,签下了第一桩合作事宜。
当天便将五万两银子给周疏宁送了过来,周疏宁也飞鸽传书北疆彩衣楼总部,让他们准备五万两现银,等待过几日如氏的人去取。 ↑返回顶部↑
阿弼接过红包,开开心心的塞进了怀里,高兴道:“谢谢主人!”
这个孩子总是让人忽略他的存在,不过有了阿弼的存在,周疏宁晚上睡觉的安全感又多了一个系数。
周疏宁道:“今日给你放一天假,和微雨他们一道去玩吧!”
阿弼却摇头:“不,主人在京城是最危险的时候,阿弼半步都不能离开。”
周疏宁由着他,并叮嘱微雨:“记得给我们小阿弼带点小玩意儿回来,他这个年纪,应该正是喜欢玩乐的时候吧?嘶,天天把自己拘在屋顶,闷不闷?”
屋顶传来阿弼的声音:“阿弼不闷,屋顶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周疏宁懒得再管这个小家伙,转头对长孙清明道:“我们也去逛街?今日初一,皇上下令大臣们休沐十五日,除重要事宜不奏。”
国家公务员福利待遇就是好,过年可以放半个月的假。
所以朱公子那批奏折,极有可能半个月后才能到皇帝的手上。
第233章 你们这是怎么操作的
古代整体节奏都很慢,所以只要稍微比普通人努力一点,取得的成就便肉眼可以看得出。
不像周疏宁那个时代,人人都在搞内卷,不要命的卷,反而躺平以后才获得了生命的真理。
相比较来说,周疏宁更喜欢古代的节奏,可以让人不疾不徐的去做一件事。
比如钱庄,通过他小半个月的酝酿,终于做成了钱庄开设以来第一笔大生意。
为了保障第一笔生意的促成,周疏宁亲自接待了这个大客户,正是京城最大的织造商如氏老板。
说是最大的织造商,其实古代的模式还是低下了些,如氏采用的仍然是在民间收购丝织物的模式。
不过他们的品控会较其他小的织造商要好不少,有固定的织造合作户。
收上来的丝织品和麻织品质量检查也较为严格,抽丝和跳线的情况较少。
说起来他和宁安记也是有合作的,周疏宁的成衣铺也有如氏的布。
如氏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男性,他理了理花白的胡子,十分热情的和周疏宁打招呼:“县主的生意真是越做越大了,听说皇上还封您为光禄大夫,真是可喜可贺啊!”
周疏宁上前招呼着如氏老板:“如老板您客气了,快里面请,尝尝我们从北疆带过来的梅花雪。”
如老板一看,竟是一过来就开席,还是京城没有的宁安酒楼菜品,瞬间笑的见牙不见眼。
推辞一番后坐到了上座,直接开门见山道:“县主的生意头脑,是我们这些俗人比不来的。五万两银说多不多,但也至少要请四五六个镖师押运。来回一趟至少要花几百两银,这还不一定能安全送达。被劫镖这样的事,我们经历了三次,每次都是损失惨重啊!”
看来周疏宁这几天在京城铺垫的很成功,果然劫镖是大家最怕看到的事情。
周疏宁给如老板倒了发杯酒道:“是吧?唉,我也是恨自己没有早点开设钱庄,为大家谋福祉啊!您把银子放到我们这儿,只需要交千分之零点五的酬金,就可以只身前往北疆,用我们的存单和银符取出所押银两。”
当然,存取的过程还有一个密码本,除了银符密钥,周疏宁还会给他们上下两句密语,只有答上来才能顺利取款。
金额越大,加密会越严格,周疏宁也会让人随机更改加密方式。
这顿饭如掌柜吃的十分满意,当即便拍板,签下了第一桩合作事宜。
当天便将五万两银子给周疏宁送了过来,周疏宁也飞鸽传书北疆彩衣楼总部,让他们准备五万两现银,等待过几日如氏的人去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