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3 / 3)
说完周疏宁便抬脚继续忙自己的事去了,小木匠已经做好了十台纺车,他把这十台纺车先收进了库房,打算收了棉花再用起来。
又着手让微雨去收小麦,这个历史阶段,小麦的价格很低,只要两文钱一斤。
周疏宁不是很理解,明明小麦磨成粉做馒头饺子面条都好吃,凭什么小麦不值钱?
再一想,这个架空的时代暂时都是以食整颗种子为主,甚至连皮都不会去掉,就这样煮成饭来吃。
小麦吃起来粗糙难以下咽,不如大米小米细腻,所以才会这么便宜。
但北疆气候寒冷,偏偏非常适合种植冬小麦,物以稀为贵,大家都种小麦,所以才让小麦的身家如此低廉。
周疏宁知道,只有普通百姓才会收割小麦果腹,便吩咐微雨:“收小麦的时候价格加到三文一斤,或者他们愿意用小麦来换豆腐也是可以的,一斤小麦一斤豆腐。”
周疏宁的豆腐厂一直还保留着用粮食换豆腐的习惯,黄豆一斤换两斤豆腐,小麦一斤换一斤。
北疆的百姓一听说有这么好的价格,纷纷把自家囤积的小麦拿出来或者卖钱或者换豆腐吃。
长孙清明不是很明白的问他:“你这又是亏本赚吆喝吗?”
周疏宁成竹在胸的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山人自有妙计。”
第40章 面条惊艳关内侯
可能是周疏宁收小麦收的价格太好,不过几天的工夫,他就收了足足五百石的小麦,换算成斤的话足有一万斤。
几乎半个北疆的小麦,都被他收入了囊中。
关内侯看着满满几大仓库的小麦头疼道:“比贩夫高一文的价格收小麦,你是不是靠卖豆腐赚了点钱就飘了?这是要做慈善?”
周疏宁就知道,关内侯看似懒懒散散,可不是个会吃亏的人。 ↑返回顶部↑
又着手让微雨去收小麦,这个历史阶段,小麦的价格很低,只要两文钱一斤。
周疏宁不是很理解,明明小麦磨成粉做馒头饺子面条都好吃,凭什么小麦不值钱?
再一想,这个架空的时代暂时都是以食整颗种子为主,甚至连皮都不会去掉,就这样煮成饭来吃。
小麦吃起来粗糙难以下咽,不如大米小米细腻,所以才会这么便宜。
但北疆气候寒冷,偏偏非常适合种植冬小麦,物以稀为贵,大家都种小麦,所以才让小麦的身家如此低廉。
周疏宁知道,只有普通百姓才会收割小麦果腹,便吩咐微雨:“收小麦的时候价格加到三文一斤,或者他们愿意用小麦来换豆腐也是可以的,一斤小麦一斤豆腐。”
周疏宁的豆腐厂一直还保留着用粮食换豆腐的习惯,黄豆一斤换两斤豆腐,小麦一斤换一斤。
北疆的百姓一听说有这么好的价格,纷纷把自家囤积的小麦拿出来或者卖钱或者换豆腐吃。
长孙清明不是很明白的问他:“你这又是亏本赚吆喝吗?”
周疏宁成竹在胸的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山人自有妙计。”
第40章 面条惊艳关内侯
可能是周疏宁收小麦收的价格太好,不过几天的工夫,他就收了足足五百石的小麦,换算成斤的话足有一万斤。
几乎半个北疆的小麦,都被他收入了囊中。
关内侯看着满满几大仓库的小麦头疼道:“比贩夫高一文的价格收小麦,你是不是靠卖豆腐赚了点钱就飘了?这是要做慈善?”
周疏宁就知道,关内侯看似懒懒散散,可不是个会吃亏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