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2 / 3)
“我们吏部前不久清了一批人,我还以为少了那么多人,以后得天天熬夜办公,得忙得团团转。不想,少了一半的人,我们的活计反倒更少了。”
“我们兵部也是……宋大人到了兵部后,给我们制定了一套流程。事情落实到人,责任也落实到人。”
“有公务来了,一层层的推进,谁拖延了,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能一眼就找到负责的人。”
“刚开始我们还不习惯,觉得宋大人这是在给我们找事。结果适应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感觉宋大人这套流程有多好用。以后呀,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上峰和那些世家子弟推出来背锅了。”
“我们礼部也是,我们礼部在办新帝登基大典。往常这样的大典最是磨人,也最是破费。每次大典办下来,我们礼部的老大人都要病一场,户部那边也要落下一个大缺口。结果这次新帝登基,被崔大人和温大人接手了,不仅事情料理得顺顺当当,还不用跟户部扯皮,可是让我们松了口气。”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感觉那位……反正你们懂的,不仅咱们朝堂有了新气象,就是街上的百姓,也感觉鲜活了许多。”
“说真的,要早知道会这样,当初……是吧……”
“你们少说两句,这种大事,可不是我们能议论的。”
“不说,不说……”率先说出大逆不道话的官吏,知晓自己说错话了,重重地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那官吏打得很用力,脸上却是带笑的。
打完后,还笑着推搡同僚:“走走走,咱们用膳去了。最近衙门饭堂的饭菜油水充足,可不能便宜前面那些王八糕子。”
显然,他并不怕,他说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会传出去。
当然,这也是现在,是九皇叔掌权。
九皇叔驭下虽严,却规矩明确、赏罚分明。
至少,九皇叔不会因为官吏几句话,就处罚他,革他的职。
要换作上一任皇帝在,这官吏根本不敢议论半句,更不用提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
几个官吏不知,他们凑在一起分享时,贺相和六部的官员,就在转角处,听着他们议论,看着他们打闹。
当然,贺相等人并无不满,相反他们满脸笑意。
尤其是贺相,甚至笑了出来:“年轻可真是好呀!有无限的精力,有无限的希望,也有无限的胆量。”
礼部尚书也感慨了一句:“是他们这些人有福,要换作我们那时候,哪个敢私下议论天家,怕是嫌命长了。”
“现在这样就很好,我们都是过来人。年轻人嘛,就该这般热热闹闹的才好,像咱们这样死气沉沉的,什么都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一身病来。”
“九皇叔宽容,但该讲的规矩也得讲。今年的官员考核,我要加一条,不得妄议朝政、妄议九皇叔。”吏部尚书是个严肃的老头,他对这些年轻官吏,凑在一起嘀咕朝政和九皇叔,是很不满的。
“倒也不必如此严肃。”贺相笑着摇头:“回头发一纸公文,让各部注意言论分寸就好,不必上纲上线。萧王妃说了,要给百姓和官员发声的渠道,咱们不能做高高在上的官员。”
贺相看着前方官吏走远,便从转角处走出来,边走边说道:“咱们要深入底层、倾听底层百姓的声音。底层官员的声音,也是我们要倾听的……若是我们每次出来,听到的都是歌颂、赞美朝廷的声音,那就虚了。”
贺相停下脚步,转头笑着对吏部尚书道:“咱们会出现在这里,就是来听基层声音的,你要把他们正常议论、说话的渠道堵了。以后,咱们还能听到有用的东西,能听到真东西吗?”
最后一句落下,贺相笑的意味深长。
吏部尚书没好气地,白了贺相一眼:“你这老东西,蔫坏,你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
“嘿嘿……”贺相嘿嘿一笑,不以为耻,反以为傲:“朝廷要是人才,是能干的官员。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连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不知道,这样的官员可不值得我们费心思培养。”
贺相指了指,坠在他们身后的王子戎、谢三、宋宴与顾随,满意地道:“你看看……现成的例子在呢。” ↑返回顶部↑
“我们兵部也是……宋大人到了兵部后,给我们制定了一套流程。事情落实到人,责任也落实到人。”
“有公务来了,一层层的推进,谁拖延了,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能一眼就找到负责的人。”
“刚开始我们还不习惯,觉得宋大人这是在给我们找事。结果适应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感觉宋大人这套流程有多好用。以后呀,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上峰和那些世家子弟推出来背锅了。”
“我们礼部也是,我们礼部在办新帝登基大典。往常这样的大典最是磨人,也最是破费。每次大典办下来,我们礼部的老大人都要病一场,户部那边也要落下一个大缺口。结果这次新帝登基,被崔大人和温大人接手了,不仅事情料理得顺顺当当,还不用跟户部扯皮,可是让我们松了口气。”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感觉那位……反正你们懂的,不仅咱们朝堂有了新气象,就是街上的百姓,也感觉鲜活了许多。”
“说真的,要早知道会这样,当初……是吧……”
“你们少说两句,这种大事,可不是我们能议论的。”
“不说,不说……”率先说出大逆不道话的官吏,知晓自己说错话了,重重地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那官吏打得很用力,脸上却是带笑的。
打完后,还笑着推搡同僚:“走走走,咱们用膳去了。最近衙门饭堂的饭菜油水充足,可不能便宜前面那些王八糕子。”
显然,他并不怕,他说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会传出去。
当然,这也是现在,是九皇叔掌权。
九皇叔驭下虽严,却规矩明确、赏罚分明。
至少,九皇叔不会因为官吏几句话,就处罚他,革他的职。
要换作上一任皇帝在,这官吏根本不敢议论半句,更不用提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
几个官吏不知,他们凑在一起分享时,贺相和六部的官员,就在转角处,听着他们议论,看着他们打闹。
当然,贺相等人并无不满,相反他们满脸笑意。
尤其是贺相,甚至笑了出来:“年轻可真是好呀!有无限的精力,有无限的希望,也有无限的胆量。”
礼部尚书也感慨了一句:“是他们这些人有福,要换作我们那时候,哪个敢私下议论天家,怕是嫌命长了。”
“现在这样就很好,我们都是过来人。年轻人嘛,就该这般热热闹闹的才好,像咱们这样死气沉沉的,什么都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一身病来。”
“九皇叔宽容,但该讲的规矩也得讲。今年的官员考核,我要加一条,不得妄议朝政、妄议九皇叔。”吏部尚书是个严肃的老头,他对这些年轻官吏,凑在一起嘀咕朝政和九皇叔,是很不满的。
“倒也不必如此严肃。”贺相笑着摇头:“回头发一纸公文,让各部注意言论分寸就好,不必上纲上线。萧王妃说了,要给百姓和官员发声的渠道,咱们不能做高高在上的官员。”
贺相看着前方官吏走远,便从转角处走出来,边走边说道:“咱们要深入底层、倾听底层百姓的声音。底层官员的声音,也是我们要倾听的……若是我们每次出来,听到的都是歌颂、赞美朝廷的声音,那就虚了。”
贺相停下脚步,转头笑着对吏部尚书道:“咱们会出现在这里,就是来听基层声音的,你要把他们正常议论、说话的渠道堵了。以后,咱们还能听到有用的东西,能听到真东西吗?”
最后一句落下,贺相笑的意味深长。
吏部尚书没好气地,白了贺相一眼:“你这老东西,蔫坏,你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
“嘿嘿……”贺相嘿嘿一笑,不以为耻,反以为傲:“朝廷要是人才,是能干的官员。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连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不知道,这样的官员可不值得我们费心思培养。”
贺相指了指,坠在他们身后的王子戎、谢三、宋宴与顾随,满意地道:“你看看……现成的例子在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