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听朱永贤继续道:“皇兄,詹明蔼劣迹斑斑,坊间尽知。如今詹尚书却口口声声说自己铁面无私,怕是三岁小孩都不会信吧?”
  詹沛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心神,色厉内荏地辩解道:“陛下,臣确实痛心爱子之死,但臣今日谏言,无非是替天下学子请求公正二字。”
  朱永贤闻言,眉头一挑,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詹尚书做过调查问卷吗?还是你是他们肚里的蛔虫?知道天下学子怎么想的。”
  詹沛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朱永贤乘胜追击,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詹尚书,你可曾听过‘易牙烹子献糜’的典故?”
  詹沛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渗出冷汗,内心一片慌乱。
  朱永贤似笑非笑道:“爱子之心乃是天性,牛马尚有舐犊之情。如今詹尚书称自己毫无私心,实在违背人伦纲常,让人不禁想到易牙。”
  易牙当年为了讨好齐桓公,竟将自己的儿子杀死,烹煮成美食进献。管仲曾提醒过齐桓公提防易牙这种违背父子天性的人。可惜齐桓公并未听对方的劝告,最终易牙叛乱,将齐桓公活活饿死。
  詹沛嘴唇微颤,想要辩驳,却紧张地说不出话来。朱永贤将他比作易牙,这是要他的命啊。他眼前一黑,身形晃了一下,几欲昏厥。
  朱永贤看向哥哥,情真意切道:“臣弟自幼承蒙皇兄悉心抚育,皇兄在臣弟心中亦父亦兄,此等深情厚谊,纵是粉身碎骨亦难报答。若是皇兄受伤,臣弟恨不得以身代之,手刃仇人,万死不辞。”
  朱永贤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这番话并非是裘智事先教他的,而是有感而发,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
  朱永鸿感受到弟弟浓浓的孺慕之情,心中无限感慨,看向弟弟的眼神越发柔和起来,仿佛看到了当年整日里黏在他身后的孩子。
  肃王见了,恨不得冲上前摇着朱永鸿的肩,咆哮道:“清醒些!别信他的花言巧语,去年底他还为了裘智和你冷战呢!”
  可惜,朱永鸿听不到肃王的心声,而且他就吃弟弟这一套。即便听到了,恐怕也会左耳进右耳出。
  朱永贤接着说道:“而今,詹尚书面对亲子惨死,竟能无动于衷,此等行为,实难让人相信。若真是如此,只怕更令人齿寒,枉为百官之表率。”
  陈百安见状,正准备帮腔,只见朱永贤扫了自己一眼,沉声道:“怎么,你是竖刁吗?要帮着易牙求情了?”
  竖刁和易牙都是齐桓公的宠臣,这俩人关系亲密,还有个叫开方的,三人狼狈为奸,一同犯上作乱,害死了齐桓公。
  此言一出,陈百安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发一言。
  裘智给朱永贤出主意的时候,知道男友未必都记得住,于是告诉他了核心内容,没必要一一反驳对方的论点,不能跟着对方的逻辑走,而是要创造自己的逻辑。
  想要让詹沛无话可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朋党。历朝历代的皇帝,没有不忌惮臣子结党营私的。只要这顶帽子扣下去,对方便再无翻身之地。
  裘智说这番话的时候,吕承奉也在场,闻言不免高看了裘智一眼。
  在吕承奉看来,裘智聪明过人,为人正气,又擅长揣摩人心,最难得的是,朱永贤肯听他的话。当今对这个弟弟极尽宠爱,从不猜疑于他。若朱永贤当差办事,有裘智襄助,定然如鱼得水。
  吕承奉心中暗暗惋惜,无论二人私下是什么关系,只要朱永贤结婚生子,他与裘智定能君臣相宜,留下一段佳话。可这二人偏偏非要搅合到一起,还不知他日青史如何评价。
  不过,当事人都不在意,自己一个太监,又何必王爷不急,太监急呢?
  詹沛和陈百安直挺挺地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地面,声音颤抖着说道:“陛下明鉴,微臣绝无不臣之心!”
  朱永鸿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二人:“没有不臣之心?那结党之心呢?朕记得,陈百安是詹尚书的侄女婿吧。”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一众大臣,一边点名,一边道出此人与詹沛的关系:“李侍郎,是你的同窗。王御史,是你的门生。还有张郎中,是你旧部的儿子。这些人,今日都与你同气连枝,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詹沛闻言,心中一片冰凉。他没想到,朱永鸿对自己的姻亲故旧了如指掌,显然早已盯上了自己,只是之前未曾发作。如今时机成熟,自己怕是难逃罢官除爵的命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