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9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干豇豆,吃的时候充分泡发,包包子,炖菜,都属于越吃滋味越浓的。
  辣椒酱豆,拿黄豆和花生米配着辣椒酱腌制的,随吃随取,吃起来是香辣无比,花生和黄豆又足够的醇厚爽脆,拌面下饭都是一绝。
  郑元和单是瞅一瞅,闻一闻这些东西,便已经是连咽了好几口的口水,更是连连咂嘴,“家中虽然有田庄,但田庄上的佃户们腌菜手艺着实不成,先前家母吃过姨母家田庄上腌制的这些干菜,跟我们念叨了好几次,我正寻思着去哪儿找些好吃的腌菜来,可巧江娘子就送来了,当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呢。”
  “可我这可算是投其所好了。”江米夏抿嘴直笑,“这些只待夫人尝一尝,若是吃着好吃,到时候我便再送一些来。”
  “那我可真得麻烦江娘子一回了,若是还有,等回头江娘子往郑记送货时,给了孙掌柜就好,他到时候派人送到府城来。”郑元和笑道。
  第148章 哪儿来这么多钱
  “成。”江米夏满口答应。
  田庄那送来的各种菜蔬,当时实在是吃都吃不完,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江米夏和刘氏等人忙活着,把大部分能腌制晒开的菜蔬全都做成了腌菜。
  但做成腌菜后,他们有了新的问题。
  腌菜,不过是将新鲜的菜变成了可以长时间储存的,本身分量却没有太多改变。
  当时吃不完的,留在往后慢慢吃,还是吃不完。
  哪怕已是经历了一个冬日,哪怕现在已经是三月底的时候,家中的腌菜还是有几大缸,再以这样的速度吃下去,怕是要跟夏秋季节的腌菜接上茬了。
  江米夏和宋景韫临来府城前,刘氏还在家中念叨着这些腌菜该怎么处置为好。
  现在郑元和竟然对这些腌菜颇为感兴趣,那到是不妨趁机多送一些。
  两人说了一会儿有关腌菜的事儿,紧接着说到了这生意上来。
  郑元和道,“家中一直主要做药材和粮食生意,这些年虽然世道太平,生意也算好做,可这花无百日红,家父家母也一直担心若是有什么事的话,这生意也是容易垮,不如多寻些门路,这样的话若是一行有事,其他生意也能帮着撑一撑。”
  “县城那的郑记杂货铺因为竹编生意做的好,去年也给家中孝敬了不少,家父家母就更愿意再做些旁的生意,只是他们两个人思来想去的,一直也没有想到好的生意来做。”
  “我想着江娘子你心思活,主意多,就想着问一问江娘子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好的主意,给我这里也支支招?”
  见郑元和这么问,江米夏一时有些犹豫,“我也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着实上不得台面,郑掌柜让我给出主意,实在是折煞我了。”
  江米夏家现如今也算是生意红火,家中颇有些底子,可在郑家这样的家境跟前还是不够看的,江米夏也不敢班门弄斧,惹人笑话。
  “江娘子过谦了。”郑元和忙道,“江娘子心思别致,时常能想到一般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咱们今儿个也算是聊聊天,江娘子也随便说一说,至于往后做不做这方面生意的,还得再细商斟酌一番的。”
  见郑元和这般说,江米夏心中略略有了些底。
  如郑元和所说,郑家家大业大,商贾世家,在做生意上必然也是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想来也是不会因为她这个区区农户女出的主意就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
  江米夏想了想,道,“郑掌柜家,是否想过做一些酒楼生意?”
  “从前是有想过,只是府城酒楼甚多,想要打出个名头来,倒不是件易事。”
  郑元和道,“若是只做当地菜系,那些酒楼称得上是老字号,从他们那抢客人,就得下更大的本钱,若是做扬州那边的菜系,能否寻到合适的大厨是一回事,再来众人虽然都说扬州那边繁荣,吃食众多,大多憧憬一二。”
  “但实际上我也去过扬州,那边的菜式的确看起来颇为精致,若是论好吃吧,也算好吃,但是实际吃上两次,还真是觉得不大习惯。”
  到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好比让广东人吃辣,他们会颇为不习惯,而让北方人吃口味清淡无比没有油水的菜式,也会觉得寡淡无味。
  郑元和的顾虑是情理之中。
  江米夏点头,“郑掌柜不妨试试,这酒楼打一打药膳养生的名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