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信封上写着“晋王殿下亲启”六个字,是吏部尚书韩青驰的亲笔。
  崔珩慢慢地抽出信纸,一点点展平。
  看了一会,他道:“卫铮铮,把第二个暗格打开,最底下有一张请柬。”
  他见过两次裴昭的字,第一次是在生日的请柬上,第二次是在花篮灯的红符纸上。
  两处字迹整体看上去相差极大,但细枝末节处,却是相似的。
  崔珩的脸上不辨喜怒,只眼睫颤抖,预示着心绪的起伏。
  “你觉得它们是同一个人写的么?”过了一会,他竟问道。
  卫铮铮细细观摩了一会,摇了摇头。
  “七年光景,足以让一个人字迹改变许多。”他又道。
  崔珩站起身,似要直接去一趟丰邑坊。但走到门口时,步子生生停住了。
  院落中覆盖着银白色的薄雪,止住他波澜的心绪。
  这些年,他名声欠佳。这样贸然找上门似乎有些不妥。
  “卫铮铮,给韩尚书带句话。”
  “探花使给这位袁姑娘留个位置。”
  第47章
  夜谈
  夜空中疏星点点。
  桌案上的茶歇已撤下, 只剩下潦草写着字的卷册。
  半夜过去,三人凭着记忆对卷册又进行了一番修修补补,梳理出东野案的始末。
  嘉平二十二年, 五月七日, 杨黛抵达京都。
  十日,入宫面圣。
  十五日,缠绵病榻的崔隆裕收到密函。
  十八日, 写下抄斩的圣旨,由内侍温初贤传达给太子崔瑀。接着, 十八日晚, 崔瑀带领金吾卫包围裴府。
  二十日, 崔隆裕越过三司会审, 交由刑部除以极刑。
  前后不过一月。
  裴昭看了一会,还是将“密函”二字用丹墨圈了出来。
  诡异的是,不但密函毫无踪迹,就连当年被温初贤宣读过的圣旨, 也下落无踪。
  楼双信皱眉道:“温家这么多年,除了贪墨,没什么异常。”他顿了顿,“韫晖,先皇病殁前, 侍奉在侧的是你的母亲……会不会是她的问题?”
  崔珩应了一声,望着裴昭,眸光闪烁。
  他在问是否要把芳、菲娘子的事告诉楼双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