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第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有生意上门就是好事,当即换上了笑脸。
  “几位当真是爽快,令公子他日必定高中,榜上有名呐!”
  赵来贺巧娘听见这话,更加没话说了,掏银子都掏得乐呵。
  赵丰年见状,抬头道,“张老板,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如饶我一杆毛笔?若好用,下回再来。”
  “我们这都是小本生意,这真是——”张老板有些犹豫。
  “不需多贵,只那最次的饶我一根如何?”
  “罢了罢了,就饶你一只吧,你这小孩子,嘴皮子可厉害。”
  等赵丰年一家人离开,张老板忽然想起来,“我有说过我姓张吗?”
  一家人采买了些东西,又去孙大夫的药铺复诊,得到了儿子身体渐好的好消息,这才去暂存牛车的地方取牛车。
  回去的路上,巧娘忽然想到。
  “宝儿,你咋知道那老板姓张呢?”
  赵丰年咬了一口糖葫芦上的糖浆,“书肆上写着了,‘张氏书肆’。”
  “哦,原来是这样,咱们宝儿真聪明。”
  “爹,娘,你们想过这些钱怎么用吗?”
  赵来贺跟巧娘对视一眼,异口同声,“买地!”
  确实符合如今大部分人的想法,有了钱就买地,种更多的庄稼,填饱肚子,卖粮食,然后继续买地。
  赵丰年不反对。
  按照现在的物价,上等良田二十两银子一亩,普通的田地十五两银子,再次等的也要八两。
  这六十八听起来很多,有些普通农家人甚至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但是也只能买四亩中田了。
  难怪分家的时候大家对四房两分地的竹林耿耿于怀。
  晚上,一家子坐在床上一起愉快数钱。
  “……房子的砖瓦用了十两,剩下了十二两五钱,今天六十八两,去掉买书买纸的三两二钱,加上其他的花销,还剩下六十四两一钱五十文,总共就是七十八两一钱五十文!”
  不得不说,这数字真是让人安心极了。
  “如今咱们家是三亩地,一亩水田,两亩旱田,我想着,拿出三十两出来买地,只是是买一亩上田一亩中田,还是都买中田……他爹,你决定吧?”
  赵来贺想了想,有些犹豫。
  其实在赵丰年看来,他们家人少,地多了种不过来,但是想到这个时候的人就想要地多,他爹娘定然也是这样,如此,大不了请帮工种,也能满足他爹娘想要土地的愿望。
  “爹,这里面区别大吗?”
  赵家夫妻谈事情从不避讳赵丰年,也不会因为他年纪小就忽略他,尤其是这段时间赵丰年的表现,让夫妻二人也隐约意识到,自家儿子确实是跟其他小孩不一样的。
  因此,赵来贺毫无保留地将这几种地的区别说了一下。
  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没有形成施肥的概念,干了浇水,有虫了捉虫,加上种子的良莠不齐,现代的时候一亩早稻能收获八百斤,杂交水稻更是一千斤左右,而这里仅仅三石,这里的一石约等于一百斤,也就是一亩地不过产出三百斤左右。归根结底,一是没有好的种子,二就是肥力不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