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3)
之前阿玛没有给那个女人名分,有一部分原因是怕她心里不舒服,还有一种可能则是……阿玛压根儿不想委屈那个女人做妾。
或者那个女人哪怕被休弃过,也不愿委身做妾。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看出这个女人不简单。
而石静心目中继室的人选,也不能是个简单的女人。
如果有现成可捡,又何必舍近求远。
见石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胤礽就知道自己没有白忙活:“你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叫黎百玉,在福建客家人中间很有些名气,是个巾帼不让须眉人物。”
黎百玉是猎户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在山里打猎,练就一手百步穿杨好箭法。后来父亲病逝,她独自撑起全家的生计,也是方圆百里最好的猎手。
二十一时被当地首富看中,迎娶回家做了长媳,奈何丈夫是个药罐子,四年后撒手人寰。
那时候她已经代替丈夫帮着公爹打理婆家生意,她带人走出大山,主动与汉人交易,赚得盆满钵满。
婆家不肯放她离开,又不忍心让她年纪轻轻守寡,就做主让她嫁给丈夫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小叔。
她不愿意,却被婆家灌药与小叔生米煮成熟饭,还怀上了小叔的孩子。
得知怀孕之后,她愤而落胎,以致终身不孕。见她闹得厉害,婆家没办法才以无子为借口将她休弃,同时赔了一大笔银子给她。
她靠着这笔银子东山再起,仍旧与汉人做生意,与当地官员也混了个脸熟。
那年雨水多,时有山洪爆发,石文炳带兵救灾,不要命地冲在最前线,被山洪卷走,生死不明。
幸而被刚从山外回来的黎百玉所救。
黎百玉知道他是一个好官,花大价钱为他延请名医,亲自服侍左右,两个月后才把石文炳从阎王殿前抢回来。
石文炳感念其救命大恩,欲以银钱回报,黎百玉却说自己不差钱,又说自己是个寡妇,这段时间衣不解带地照顾他,早已坏了名声,请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石文炳虽是鳏夫,却立志为元妻守节,婉拒了黎百玉的好意。黎百玉被拒,非但不恼,反而更看重石文炳这个人。
朝廷兵戈不断,国库吃紧,下拨到福州饷银逐年递减。为了筹措粮饷,养活手底下兵将,石文炳不得不向当地富商借钱。 ↑返回顶部↑
或者那个女人哪怕被休弃过,也不愿委身做妾。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看出这个女人不简单。
而石静心目中继室的人选,也不能是个简单的女人。
如果有现成可捡,又何必舍近求远。
见石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胤礽就知道自己没有白忙活:“你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叫黎百玉,在福建客家人中间很有些名气,是个巾帼不让须眉人物。”
黎百玉是猎户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在山里打猎,练就一手百步穿杨好箭法。后来父亲病逝,她独自撑起全家的生计,也是方圆百里最好的猎手。
二十一时被当地首富看中,迎娶回家做了长媳,奈何丈夫是个药罐子,四年后撒手人寰。
那时候她已经代替丈夫帮着公爹打理婆家生意,她带人走出大山,主动与汉人交易,赚得盆满钵满。
婆家不肯放她离开,又不忍心让她年纪轻轻守寡,就做主让她嫁给丈夫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小叔。
她不愿意,却被婆家灌药与小叔生米煮成熟饭,还怀上了小叔的孩子。
得知怀孕之后,她愤而落胎,以致终身不孕。见她闹得厉害,婆家没办法才以无子为借口将她休弃,同时赔了一大笔银子给她。
她靠着这笔银子东山再起,仍旧与汉人做生意,与当地官员也混了个脸熟。
那年雨水多,时有山洪爆发,石文炳带兵救灾,不要命地冲在最前线,被山洪卷走,生死不明。
幸而被刚从山外回来的黎百玉所救。
黎百玉知道他是一个好官,花大价钱为他延请名医,亲自服侍左右,两个月后才把石文炳从阎王殿前抢回来。
石文炳感念其救命大恩,欲以银钱回报,黎百玉却说自己不差钱,又说自己是个寡妇,这段时间衣不解带地照顾他,早已坏了名声,请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石文炳虽是鳏夫,却立志为元妻守节,婉拒了黎百玉的好意。黎百玉被拒,非但不恼,反而更看重石文炳这个人。
朝廷兵戈不断,国库吃紧,下拨到福州饷银逐年递减。为了筹措粮饷,养活手底下兵将,石文炳不得不向当地富商借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