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禀皇上,公主到十二月特别想吃贡橘,可贡橘是贡品,外头买不到,便给荣妃娘娘递了话。这话不知怎地,被太子知道,今儿一早亲自给公主送了两筐过去。”
  皇上只问太子,来人便没提石静,只说太子:“好巧不巧,正赶上公主发动。太子不放心,亲自去请了淑慧大长公主过府坐镇。母子平安之后,淑慧大长公主还说,如太子这样的兄弟,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是荣宪公主福气呢!”
  最后还不忘拍一拍马屁。
  皇上最看重的儿子是谁,当然是太子,他夸太子,就等于拍皇上马屁。
  “胡闹。”康熙嘴里说着胡闹,心中却是暖烘烘的,“太子是储君,不是公主府跑腿儿。”
  话这样说没错,可保成从小就是个实心眼。他年幼失母,小时候串着房檐住,受过荣妃看顾,也懂得知恩图报。
  “太子尚且懂得照拂出阁荣宪公主,又怎会不孝顺皇上您呢?您就别跟太子置气,让太子回南书房观政吧,奴才瞧着太子最近都瘦了一圈。”梁九功拿了索额图银子,自然要替太子说话。
  就算没有银子拿,皇上这一天天跟太子置气,身边服侍的连个大气儿都不敢喘,也遭罪。
  君无戏言,在金鸡勒做出来之前,他不会让胤礽再进南书房。
  两次生病,一次在行军途中,一次在皇宫,太子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居然还有心情与身边的人嬉笑,换谁谁不生气。
  奉先殿拜褥事件查清楚了,只能说明太子不曾觊觎皇位,可太子在他生病时漠不关心,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不拔出来总是难受。
  康熙朝梁九功摆摆手,示意他退下,什么也没说。
  梁九功在心里叹气,这苦日子何时是个头儿啊!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快了!
  那个作者:宝子们,过年好,今天更晚,红包雨继续
  第32章 改主意
  用午膳的时候,康熙去了钟粹宫,把荣宪产子消息告诉了荣妃。
  荣妃果然欢喜,对康熙道:“荣宪昨儿带话进来,说想吃贡橘。今年年景不好,南边的贡橘欠收,臣妾这里只分到一盘,全给三阿哥送去了,哪里有多余的给她。”
  说到这里,荣妃红了眼圈:“难为太子还记得荣宪,估摸着是把自己那一份给荣宪送去了。入冬之后,淑慧大长公主病了一场,怕过病气给荣宪,又住回自己的公主府了。额驸远在蒙古,臣妾出不得宫,留荣宪一个人在公主府待产,臣妾这心啊跟油煎似的。”
  又破涕为笑:“还好太子去了,亲自把淑慧大长公主接了过去,荣宪身边有个长辈看顾,臣妾也能安心了。”
  康熙拍了拍荣妃手背:“太子小时候没少得你照拂,现在反过来照拂荣宪,也是应该的。”
  荣妃拿帕子按了按眼角,趁机拉踩:“臣妾进宫最早,照拂过的孩子可不止太子一人,如今照拂荣宪,却只有太子一人。”
  被她照拂过的皇子还有惠妃生大阿哥和德妃生四阿哥。
  惠妃生大阿哥时难产,做满双月子才缓过来。大阿哥从落草到满月,都是荣妃在照看。
  德妃生四阿哥倒是顺利,可满月之后四阿哥便被送去了承乾宫。那时候的承乾宫主位,后来的孝懿皇后还不到二十岁,哪里懂得如何养孩子,最初那两年都是荣妃在帮忙照看。
  也不是荣妃故意拉踩谁,她照看过这三个皇子,只太子照看的时间最短,不到半个月,却是回报最多的。
  三阿哥从小跟在太子身边,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太子总是想着他。荣宪也跟太子很亲,她出嫁的时候,太子一路把她送到城外,何等风光。
  此时被太子格外照拂荣宪公主在面对太子的时候,也很愁。
  她疼了好几个时辰才生下孩子,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就被太子当成了玩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