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文官们也没功夫不满,吏治改革还在继续,文官们忙着做实事,没空盯着别人。
  夏国君臣忙着除弊立新,燕国官员们则忙着内斗,国不可一日无君,独孤济还没回去,拓跋氏就忙着选新皇帝,以免独孤济自己上位。
  但拓跋家没有年纪合适的宗室,只有小孩。
  独孤济回朝后不久,就把小皇帝赶下台,让自己儿子当了皇帝,毕竟从血缘上说,自己的儿子是拓跋慎的亲外甥。
  可这小皇帝姓独孤不姓拓跋,拓跋氏如何能忍?
  拓跋氏和独孤氏谁也不服谁,短短十年,燕国换了四个小皇帝,参与到皇位争夺中的官员、外戚、宗室、宦官不计其数,朝廷没有一日安宁。
  而因为朝廷内斗,官员腐败成风,朝廷又要给夏国缴纳岁贡,百姓苦不堪言,各地不断爆发起义,甚至有百姓逃往夏国。
  夏国一直紧盯着燕国的动向,直到燕国最乱的时候,才再次发兵,这回周在星作为主将,统帅三军。
  靠近夏国的几个州县既没能力抵抗,也不想抵抗,有的官员甚至主动投降。
  他带兵攻入燕京的时候,有一瞬恍惚,似乎看到了拓跋慎攻入夏京,烧杀抢掠的情形。
  自己的夫人被他掳上马背,强行带回军帐。
  周在星勒紧缰绳,晃了晃脑袋,几年前的手下败将了,怎么突然想起他?一定是上天再提醒自己,不可伤害无辜。
  “传令下去,不得伤害城中百姓,不得抢劫财物,若有违令者,斩!”
  第43章
  天玺三十年,天玺帝退位当了太上皇。
  倒不是他身体不好,而是因为皇后生了场重病,天玺帝一心只想陪在皇后身边,反正儿子也培养的不错,索性让他提前上岗。
  太上皇和太后搬到了洛阳行宫,几乎不怎么过问朝政。待宋氏身体渐渐好转,两位老圣人就经常扮作寻常夫妇,同游洛阳。
  宋氏这一次生了三子两女,生小女儿的时候伤了身体,哪怕遍请名医,还是时好时坏。
  也正因如此,韩昼心中有愧,就想多陪陪她。
  “若你我不是帝后就好了。”韩昼忍不住感叹,“你也就不必为了绵延龙嗣连着生育。”
  当然是可以让其他妃嫔生,但那样宋氏心里更加难过。
  可只有一个儿子终究不保险,
  万一太子英年早逝,帝后又无其他皇子,就只能从宗室中选继承人。
  这是帝后都不愿看到的,就只能多生。
  宋宁熙道:“寻常夫妇更要多生孩子,孩子越多,家中田亩越多。”
  韩昼想想也是,那些民间妇人所受的生育之苦,比皇后更甚。
  这年新帝来洛阳请安时,韩昼就和他提起,朝廷要重点培养一批擅治女科的医家。
  新帝的皇后也刚生过孩子,他自然理解妇人生产的凶险,回去就下诏推行此事。
  数年后,夏国妇人因生产而亡者越来越少,母体强健使得孩子身体素质也比从前更好,加上风调雨顺,百姓富足,早夭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夏国人口在百年间翻了几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