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清两朝的考生们愣了一下,接着面露惊喜,他们怎么没想到还有这种方式!
  吴承恩三次科举失利,已然心灰意冷,动了放弃功名的念头。
  但娘子出身高门,不会高兴他的想法的。
  他大脑乱成了一团乱麻,在想要是娘子希望他继续考下去,他要不要试试这模拟考,再准备三年,看看是否能冲一把。
  吴承恩抿唇,看向坐在床边专心致志看天幕的叶玖,哑着嗓子道:“娘子,我.....”
  窗外,天音缓缓讲述:【吴承恩兴修水利一举造福了新野百姓,政绩斐然,可他不但没升官还因为没有背景得罪了豪强,受人诬告而不得不归隐回乡。
  他的妻子因丈夫仕途不顺而郁郁不得志,早他数年离世。
  夫妻二人有一名叫吴凤毛的独子,聪颖可爱,也在叶氏逝世后于吴承恩五十七岁那年早丧,叫吴承恩白发人送黑发人。
  儿子死后,吴承恩没再娶妻,吴家五代单传从此断在了他这一代。
  他晚年纵情于诗酒,在万历十年贫老以终。】
  “什么?”吴承恩身体晃了晃。
  最爱的人都相继离他而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叶玖恍惚地捂住自己的肚子,五十七岁.....丈夫今年三十三,她二十八,还没怀孕,孩子若是在两年后出生,算下来,只活了不到二十二年?
  另一时空,吴锐抱着幼子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爹,你怎么了?”四岁的小男孩扯住吴锐衣角,不理解父亲好端端的为何就哭了起来。
  “为父害了你,害了你啊。”吴锐抱紧吴承恩,悔恨不已,他怎么就利欲熏心,给儿子取了个那样的名字!
  他快天命之年才得来的唯一孩子,如珠如宝地宠着,难道是为了让他将来吃苦吗?
  朱厚熜捏着浮尘的手一僵,脸黑了,刚说完明朝的选官制度没问题,就被告知吴承恩是当官的好苗子。
  他很不高兴。
  “吴承恩是被蹉跎了几年,但这只是一个意外,我大明科举总体而言并无问题.....”
  【吴承恩的人生悲剧,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明朝科举制度的僵化。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严格限制答题格式,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考试的公平性,但也绞杀了考生的创新能力。
  应试者为了通过考试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在西方重视科学实践时,明朝读书人的视野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狭窄得近乎没有选择的通道——科举为官。这种单一化的模式导致整个社会逐渐失去活力,不可避免地在内耗中走向衰落。
  无数如吴承恩一般的学子沉浮在考场的大熔炉里,难以施展真正的才学。】
  啪!
  文官们好像听到一声异响,是打脸的声音。
  朱厚熜:“......”
  徐阶等宰相面面相觑,有眼色的没出声拉陛下仇恨。
  张居正神色凝重,不同于朱厚熜暗恼,恩师等人和稀泥,见识到制度变质的张居正心中渐渐涌上一股决意,他有了一个目标,一个他下定决心,遭遇所有人阻拦也要完成的事。
  那就是推行新的官吏考核方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无能者下台,有能者上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