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4)
两人一出城门,就被外面的灾民围住。
不是他们身份暴露,单纯是因为城门的守卫多了句嘴,宣传了一下两位大善人。
顾棠被人谢得挺不好意思的,又被人群堵得走不开,只能附和着众人聊上几句。
这一聊,还真让他们聊出些东西。
为了保证晋陵的收成,地处下游的下泽乡一直都是泄洪地——若上游的农田有被淹的危险,便打开堤坝,将洪水引到下游。
下泽乡的村民是知晓这件事的。
只是一方面,北梁人安土重迁,不愿离开故乡;另一方面,因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泄洪这事吧,十几年才来那么一回。
村里得了消息会提前通知,百姓们收拾好细软去亲戚家避上一阵,县里又会帮着重建房屋,给些赔偿,所以大家也就认了。
但这次不一样。
一点音信都没有,突然淹了水。
顾棠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抓到了此事的症结,细细询问起来。
流民中有个举止斯文的书生见他在打听,主动扶着个老人家走了过来,把两人叫到了一旁。
书生姓张,是下泽乡唯一一个考取功名的秀才,他带来的老人正是村长。
“这事啊,蹊跷。”老人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道,“事发后,老朽一到晋陵就去找县太爷了。”
“李大人办事从来不含糊的,可这次不知为什么,推三阻四,话里话外让我往上找人,说他处理不了。”
“老朽只能让张秀才陪我去府衙说理。”
“知府大人说会调查,还说会让县太爷放粮赈灾,让我等先回去等消息。”
“可结果县太爷不让进城,说好的粮食也没发下来,再去找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还是让等消息。”
“唉——”老人家又长长叹了口气,“这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村长说完后,张秀才将人扶回了临时搭的帐篷中。
小五盯着书生,面色有些不善。
“怎么了?”顾棠疑惑道。
小五凑近,小声道:“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他为什么特意把村长带来和我们讲这些?我们现在非权非贵的。”
顾棠看过许多小说,里面的主角想打听什么消息,总会有npc适时出现给出线索,所以,他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等小五说完,顾棠也回味过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两人的视线太露骨了,张秀才自己走了过来,问道:“两位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不等顾棠开口,小五抢先一步道:“你为什么如此热心,要对我们讲这些?是不是有所图谋?”
张秀才忽然笑了下,压低声音道:“在下觉得,您二位,就是知府大人让我们等的消息。”
书生说完,行了个大礼,便回去照顾村长了。
顾棠摸了摸下巴,评价道:“我有种预感,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返回顶部↑
不是他们身份暴露,单纯是因为城门的守卫多了句嘴,宣传了一下两位大善人。
顾棠被人谢得挺不好意思的,又被人群堵得走不开,只能附和着众人聊上几句。
这一聊,还真让他们聊出些东西。
为了保证晋陵的收成,地处下游的下泽乡一直都是泄洪地——若上游的农田有被淹的危险,便打开堤坝,将洪水引到下游。
下泽乡的村民是知晓这件事的。
只是一方面,北梁人安土重迁,不愿离开故乡;另一方面,因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泄洪这事吧,十几年才来那么一回。
村里得了消息会提前通知,百姓们收拾好细软去亲戚家避上一阵,县里又会帮着重建房屋,给些赔偿,所以大家也就认了。
但这次不一样。
一点音信都没有,突然淹了水。
顾棠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抓到了此事的症结,细细询问起来。
流民中有个举止斯文的书生见他在打听,主动扶着个老人家走了过来,把两人叫到了一旁。
书生姓张,是下泽乡唯一一个考取功名的秀才,他带来的老人正是村长。
“这事啊,蹊跷。”老人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道,“事发后,老朽一到晋陵就去找县太爷了。”
“李大人办事从来不含糊的,可这次不知为什么,推三阻四,话里话外让我往上找人,说他处理不了。”
“老朽只能让张秀才陪我去府衙说理。”
“知府大人说会调查,还说会让县太爷放粮赈灾,让我等先回去等消息。”
“可结果县太爷不让进城,说好的粮食也没发下来,再去找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还是让等消息。”
“唉——”老人家又长长叹了口气,“这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村长说完后,张秀才将人扶回了临时搭的帐篷中。
小五盯着书生,面色有些不善。
“怎么了?”顾棠疑惑道。
小五凑近,小声道:“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他为什么特意把村长带来和我们讲这些?我们现在非权非贵的。”
顾棠看过许多小说,里面的主角想打听什么消息,总会有npc适时出现给出线索,所以,他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等小五说完,顾棠也回味过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两人的视线太露骨了,张秀才自己走了过来,问道:“两位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不等顾棠开口,小五抢先一步道:“你为什么如此热心,要对我们讲这些?是不是有所图谋?”
张秀才忽然笑了下,压低声音道:“在下觉得,您二位,就是知府大人让我们等的消息。”
书生说完,行了个大礼,便回去照顾村长了。
顾棠摸了摸下巴,评价道:“我有种预感,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