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路上歇息的时候也会凑在一起讨论到底是谁在撒谎,又是为了什么而撒谎、
  顾棠和小五在想法上难得出现分歧。
  顾棠觉得,肯定是知县为了政绩隐瞒水患;而小五认为,是知府贪墨导致粮食库存出现亏空,所以借水患当借口填补。
  至于真相,他们本以为要花很多时间调查,会受到许多阻碍,然而,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要容易许多,答案也出乎两人的意料。
  他们刚进江州地界,在前往晋陵的路上就看到了许多流民。
  顾棠以为自己猜对了,上前一问,这些灾民不是晋陵的,是隔壁下泽乡的。
  下泽乡确实出现了水灾。
  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不过,村民们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近些日子的确多雨,下下停停的,也没到会爆发洪水的地步,上游却突然没有任何通知,开了泄洪的水闸,导致整个下泽乡被淹了。
  幸好闸是白天开的,逃出了不少村民。就是家没了,粮食也没了。为了不饿死,他们只能往最近的晋陵跑。
  腿脚快的,几日前就到了,拖老带幼的,就慢上了许多。
  两人跟着他们到了晋陵地界,发现几乎所有的灾民都被挡在了城门外面。倒是也没任由他们饿死,门口有个两个施粥的棚子,一天一人能领碗粥,还搭了临时住宿的帐篷。
  顾棠和小五穿过人群,并未被守门的护卫拦下,顺利进了城。
  进城抬眼就看到门口有个募捐粮食的地方。大缸里大米小米、黄的白的,什么都有,一看就是零零碎碎捐出来的。
  “怎么不组织一下,让一些富户捐粮?”顾棠疑惑道,“实在不行,就先开仓放粮啊?”
  小五挠挠头道:“毕竟是自愿捐粮,人大户不愿意,也不能去人家里抢;至于动用粮仓,你知道外面那些灾民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吗?他们又要吃多少天?最后会消耗多少粮食?”
  “这些不是一个县令,或者说,任何地方官可以决定的。”小五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姿势,“一个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顾棠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在他心里,人命是第一位的,理所当然道:“那我们先回去,让谢明峥同意开粮仓?”
  小五却摇摇头:“这些人一时半会饿不死,还是先查清缘由。万一对方的目的,本来就是粮仓呢?”
  顾棠心里有些堵得慌,却也知道小五说的是对的。
  他还是想做些什么。
  顾棠和小五把身上的钱全拿了出来。这次出门匆忙,他们带的不多,两人留了些碎银,余下的全都拿到粮行买了米面。
  可等他们把粮食拖到城门口时,竟被守卫拦了下来。
  “大人说了,不允许私自往城外运送粮食。”
  顾棠一听,心里先把县令痛骂了一遍,嘴上也忍不住回怼道:“这是我们买的,凭什么不能送?”
  那守卫倒没爱答不理,耐着性子解释道:“你送出去有什么用?他们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做饭的家伙;而且哄抢时,我们没有那么多闲人帮你维持秩序,老的小的女人肯定抢不过男人,到时还不知生出多少事端。”
  “不如留在这里,由县衙每日做好,按人头发放,好歹饿不死,还能吃口热乎的。”
  顾棠为半分钟前心里的痛骂道歉。
  城门口的守卫特别健谈,加上看到两人愿意自己掏钱救济灾民,态度就更好了。
  所以,顾棠和小五很轻松的从他口中套到了不少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