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3)
做噩梦了,还是……被下药了?
宁瑰露不惮以最坏的情况揣测现下的处境。
叫不醒他,也不能寄希望于侥幸,坐以待毙。更何况,她既然上了船,就不是来跟人玩躲猫猫的。
宁瑰露换下睡衣,穿回常服,又套上夹克。
十分钟后,他仍在昏睡。过道警报铃声突兀响起,她拉开了门。
过道烟雾弥漫,用毛巾掩着口鼻的工作人员冲过来,结果和她撞了个面对面,肉眼可见地愣了一下。
对方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立刻调整了神情,急切道:“女士,发生了紧急情况,请您立刻跟我撤离!”
他还想多解释两句,她已经麻利走出房间,拉上了房门,见他卡了词,她还催促道:“不是失火了吗,快带我走啊!”
“哦哦,那您……您先用毛巾捂一下口鼻,我带您从安全通道撤离。”
简直顺利得不可思议,连站
在烟雾里的另几个人都还没派上用场,她就主动跟着工作人员撤离游轮上了停靠在港口的商务车。
车上不止宁瑰露一个人,还有三四个摸不着头脑的倒霉蛋。
见宁瑰露狼狈上了车,一青年直眉楞眼地问:“怎么了?怎么了?”
“船舱失火,还好乘客都已经疏散,司机会带你们去最近的酒店休息,请大家放心,明天一定会有新船来接大家的。”男人麻利拉上了车门。
司机从后视镜里数了数人数,觉得人都已经到齐,发动了车,载着他们往远离渡口的方向驶去。
有人隐隐觉得不对劲,疑惑问:“船上那么多人,怎么下来的只有我们这四五个人?”
司机道:“几位睡得太沉了,其他人都已经疏散了。是在核对乘客名单时发现几位还没有到酒店,我们公司这才又安排车来接你们。”
怕他们还有疑惑,司机又补充了一句:“请你们相信我们,我们是专业的。今晚会有雷暴雨天气,船只停泊在海面上会有危险,只要休息一晚,明天天晴了就可以返航了。”
“那住酒店的费用我们需要自理吗?”一个瞧着还是学生模样的青年发问。
司机回答:“不用,费用我们公司已经出了。”
窗外一阵闪电划过,击破了大半个天际,轰隆隆的雷声姗姗来迟,大雨随之倾盆而下。
瞧见真下大雨了,众人心里警惕的弦这才慢慢松下了一些,觉得司机应当说的没错,毕竟天气摆在这,不能作假。
除了宁瑰露、一个青年和一个老神在在的中年男人,其他两个人都昏昏欲睡,看起来很是疲倦。
宁瑰露主动开口,问青年:“你是从陇原来的?”
“对对,你怎么看出来的?”
“听你说话有点陇原腔调。”
“嘿嘿,我在陇原待了三年了!不过我不是陇原人,我是江市的,口音可能同化了。”
青年很健谈,又自我介绍道:“我叫黄偾,今年研三了,这是我导儿姜文冰教授,你叫什么呀?”
“我姓宁,宁瑰露。”
姜教授是个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体型庞大,一个人能占两个座。他推了推眼睛,说:“宁小姐,听你口音像是京市人?” ↑返回顶部↑
宁瑰露不惮以最坏的情况揣测现下的处境。
叫不醒他,也不能寄希望于侥幸,坐以待毙。更何况,她既然上了船,就不是来跟人玩躲猫猫的。
宁瑰露换下睡衣,穿回常服,又套上夹克。
十分钟后,他仍在昏睡。过道警报铃声突兀响起,她拉开了门。
过道烟雾弥漫,用毛巾掩着口鼻的工作人员冲过来,结果和她撞了个面对面,肉眼可见地愣了一下。
对方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立刻调整了神情,急切道:“女士,发生了紧急情况,请您立刻跟我撤离!”
他还想多解释两句,她已经麻利走出房间,拉上了房门,见他卡了词,她还催促道:“不是失火了吗,快带我走啊!”
“哦哦,那您……您先用毛巾捂一下口鼻,我带您从安全通道撤离。”
简直顺利得不可思议,连站
在烟雾里的另几个人都还没派上用场,她就主动跟着工作人员撤离游轮上了停靠在港口的商务车。
车上不止宁瑰露一个人,还有三四个摸不着头脑的倒霉蛋。
见宁瑰露狼狈上了车,一青年直眉楞眼地问:“怎么了?怎么了?”
“船舱失火,还好乘客都已经疏散,司机会带你们去最近的酒店休息,请大家放心,明天一定会有新船来接大家的。”男人麻利拉上了车门。
司机从后视镜里数了数人数,觉得人都已经到齐,发动了车,载着他们往远离渡口的方向驶去。
有人隐隐觉得不对劲,疑惑问:“船上那么多人,怎么下来的只有我们这四五个人?”
司机道:“几位睡得太沉了,其他人都已经疏散了。是在核对乘客名单时发现几位还没有到酒店,我们公司这才又安排车来接你们。”
怕他们还有疑惑,司机又补充了一句:“请你们相信我们,我们是专业的。今晚会有雷暴雨天气,船只停泊在海面上会有危险,只要休息一晚,明天天晴了就可以返航了。”
“那住酒店的费用我们需要自理吗?”一个瞧着还是学生模样的青年发问。
司机回答:“不用,费用我们公司已经出了。”
窗外一阵闪电划过,击破了大半个天际,轰隆隆的雷声姗姗来迟,大雨随之倾盆而下。
瞧见真下大雨了,众人心里警惕的弦这才慢慢松下了一些,觉得司机应当说的没错,毕竟天气摆在这,不能作假。
除了宁瑰露、一个青年和一个老神在在的中年男人,其他两个人都昏昏欲睡,看起来很是疲倦。
宁瑰露主动开口,问青年:“你是从陇原来的?”
“对对,你怎么看出来的?”
“听你说话有点陇原腔调。”
“嘿嘿,我在陇原待了三年了!不过我不是陇原人,我是江市的,口音可能同化了。”
青年很健谈,又自我介绍道:“我叫黄偾,今年研三了,这是我导儿姜文冰教授,你叫什么呀?”
“我姓宁,宁瑰露。”
姜教授是个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体型庞大,一个人能占两个座。他推了推眼睛,说:“宁小姐,听你口音像是京市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