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王牌 第6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时候,黑柳亲之可是没死的,他很可能会立刻协调日伪各个部门,在火车站,渡口,公路等出城的咽喉要道设立检查站。如果我们没有第一时间出去,可能短时间内未必就能出得去了。
  因为他完全可以下令,不是本地人的,没有保人的人,暂时不得出城。虽然这种封锁,会因为上海是金融中心的情况,长期封锁必然损失巨大,只能是个短期的行为。但我们依旧没法立刻出去。
  然后,他在大规模组织一次排查,外地人,本地没有保人的。说不出昨晚行动时自己在哪的,没有证人证明的。依旧可能会把我们连带着装进去。虽然我认为,此时我们依旧大概率不是重点嫌疑对象。可是这种可能性,危险性,依旧有一定的几率。”
  范克勤道:“嗯,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童大小姐就用上了。”
  华章狐疑道:“她……能行吗?万一她,不肯帮忙呢?甚至是,直接通知日伪呢。要知道她父亲可是伪政府的财政厅厅长。”
  范克勤道:“她不会。我们过去找到她……我可以肯定,她爱上了万亨。但是这种爱,被她有点压制了。是因为万亨有妻子,张晴的存在。可这时候我们找上门,她就会知道,万亨其实和张晴只是搭档,那么万亨没有了妻子张晴,她又会怎么想?……我知道这样利用人家有点不好。但是,这是最后的手段。我相信我能够说服她帮我们的。另外,我们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把车子扔在法租界,尽可能的远离之后,我们可以先随机的找一个房子。另外,上海这么大,日伪就算是封锁了所有的出城公路,渡口,火车站等地,但是依旧不可能人挨人的把上海外围的一圈站住。因此,我们依旧可以有机会出城的。从西侧,和南侧,这一片出城的小道和水路,数不胜数,甚至我们可以闯入一家寻常的人家里,然后从后面院墙翻出去,就是城外了。未必就要走什么道路。”
  华章点头道:“好,只要能出城就好办。”她是同意范克勤这个说法的。出城真的未必就非得走什么道路。比如说在城市边缘可能有一排房子,后面就是郊外了。但你非得走绕过房子走两侧的正常的道路吗?不用的,你甚至可以进入一个住宅里,然后把人一绑,嘴堵住。从他家后面翻过去就可以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方式,不是说,一定要一点不差的闯入一个寻常人家,然后跳出去。而是说,上海周围又没有什么高大的城墙挡着,你只要想办法,总是能够出的去的。毕竟小鬼子,不可能瞬间就派出几百万人,手拉手把上海围上。没谁会这么干。有这个能力,估计小鬼子早就把大洋彼岸的美地家干躺了。
  两个人详细的商量了一番,等备用计划也都商量完毕。然后开始一条条,一步步怎么实施,准备什么东西等等,全都记录上。跟着检查了两遍发现没有遗漏,开始相互考校对方,等两个人全都记住了之后。范克勤最后又抽了根烟,把这些东西一把火全都烧了。只留下了华章写的有一封死信箱的信息。
  第二天范克勤继续跟组拍摄,华章则是去大上海电影演唱制作公司上班,跟乐队排练。但是路上顺手就把信息传递了出去。
  如此,又是两天过去。范克勤今天正在跟组拍摄一段锯腿的剧情。为了视觉冲击力,范克勤建议不要完全不把镜头对准锯腿的表演。而是要拍摄几秒,如此就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但是锯腿这玩意,如果做个假的腿,以现在的道具水准其实真的很假。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是以身为监制和编辑的范克勤,给詹瑞德出了个注意,就是很简单的血包。这个年代还没有血包这个概念呢。但这东西很好弄。用海绵吸点血水,但不要吸的太满。当然,血水是红墨水,颜色是可以,但是血液其实要比墨水粘稠,所以往红墨水里面还要掺上一定的糖,化开了一搅合。如此,就比较真实了。
  然后再表演锯腿的时候,镜头在一边,而海绵是隐藏在钢锯的另一侧面的。正好能够挡住……
  第1904章
  要知道,后世的钢锯,是比较窄的那种锯条。藏不住海绵的。但是这个年头的钢锯可是比较粗重的,藏个海绵还是很轻松的。
  然后手还不能放在海绵的位置,要不然手一押,正好是那个位置流血,依旧能够让人看出来是用手压的,就比较假。所以,钢锯的另一侧加一片长长的竹片,虚虚的压在海绵上。人只需要握在把手上,在表演的时候,稍稍用力攥住锯把,就能压住竹片,而竹片的另一头就会给海绵施加压力,挤压出假血。
  詹瑞德觉得这个办法很好,立刻让道具组的人按照这个方法准备。旁边的童大小姐,笑道:“虽然有点……吓人,但我想问的是,亨哥,你怎么什么都懂啊?”
  范克勤也是笑道:“没有什么都懂啊,这很正常吧。就是爱琢磨而已,好像有一些人,从小就喜爱音乐,甚至不用怎么教,他自己便能够做出一首不错的曲子。而有的人喜欢木工,甚至能够把一座大楼,做出一模一样的缩小比例模型。我可能对音乐,和这些更感兴趣一些。所以……”
  童大小姐点了点头,道:“明白了,你就说你是个天才便是了。”
  “哎。”范克勤说道:“这是你说的啊。我可没说。”
  “嘿嘿。”童大小姐掩嘴而笑。她现在,已经在范克勤面前完全放松了,两个互开玩笑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外面走进来了一个人,正是大上海电影演唱制作公司的老板张山,他手中还拿着一封电报。面色有点怎么说呢,好像是探究的感觉更多一些。
  “万老师。”张山道:“刚刚电报局给公司送了封电报,是给你,香港来的。”说着,把手里的电报递给了范克勤。
  “香港?”范克勤露出微微差异的神情,紧跟着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伸手接了过来,展开低头看去。果然,正是按照计划,香港白鲸社下属一个唱片制作公司发来的。
  张山和旁边的童大小姐,就看范克勤看着电报,面色倒是正常,不过却好像是有点矛盾一样的,在心里有点犹豫。
  电报这个东西,一项是长话短说,直指中心思想的。是以这封电报,通篇七、八十个字,已经算是长电报了。
  范克勤看完,看了看张山,道:“老板,这封电报,你看了吗?”
  “呃……”张山面色有点尴尬,不过还是点了下头道:“是,万老师,我不是故意的,送电报的人,把电报交给我就是这样的,所以我确实看了。”
  电报明码,直接就翻译出来了,它不像是信件,外面还有个信封。电报直接就是一张纸,可能给你折叠一下就算完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