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王牌 第589节(3 / 4)
两位长官,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还请两位长官,帮卑职梳理梳理,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方向性错误?”
要是别人肯定不能像是姜斌这么说话。什么意思啊?领导来了,自己讲解之后,追不上对方了,然后好让领导给你出主意,咋的,显着你能耐了对不?领导要是也没办法,是不是你就能够摘掉追踪不利的标签了?看看啊,领导都没搞定,那我就更搞不定了。所以我没追上对方,也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只要是情商智商正常的人,就基本不可能像是姜斌这么说话。但是范克勤和钱金勋却并不介意。为什么呢。原先,姜斌在情报处刚成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库管。本身就是炸弹专家和追踪专家。这样的能耐竟然变成库管,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姜斌这家伙性格就是这样,他说话直。不是说要撇清自己的责任,而是真的想要让范克勤和钱金勋帮自己。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这种性格。而就算知道他就是这样的说话方式,也不代表所有人就不介意。因此,姜斌本身能力这么高,竟然在军统里面被打发到了情报处当一个库管。就是因为无意中不知道得罪谁了。
要不是后来,范克勤和钱金勋及时发现了这个库管竟然对于炸弹和追踪这么在行,恐怕姜斌到现在都还是一个库管。
这也算是姜斌的幸运。是以他现在这么说话,范克勤和钱金勋很了解他,自然就明白,他是真的想要请自己帮着梳理一下。
范克勤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仔细在脑中思考了一下。包括陪都这附近的地形,哪里有居民区,那里有医院,某个小区又是什么居住环境等等,这方便都要细细的在脑中思考一下。
另一边的钱金勋问道:“到现在,是不是附近的诊所,药房,医院什么的。兄弟们已经都走访遍了?”
“是。”姜斌说道:“附近以及周边的这些跟疗伤有关的地方,我让兄弟们都重点走访了一遍。没有什么疏漏的可能。不过到现在,一个符合特征的人都没有。”
“嗯。”钱金勋说道:“这个小子说到底都是日谍小子的核心,甚至是头目啊。如果真要是后者的身份,那么他别看也一起和其他的日谍成员,在郊外活动,但是难保在城内可能留着备用的后手。说不得,就在这附近,有他一个秘密准备的安全屋也说不定。咱们光找诊所,药房,医院什么的,可是不够。”
姜斌点了点头,道:“处座说的是,我立刻召集兄弟,让他们调查一下这方面的事。”
“这样吧。”钱金勋道:“你立刻去给马超群打电话,让行动科的没有其他任务的兄弟全都赶过来。”
“是。”姜斌说着,直接来到了这个屋内的旁边的电话旁,直接往情报处打电话。
范克勤依旧在仔细的思考。他有一个能耐,就是尽可能的贴近,或者是代入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从而模拟出他们的行为,更进一步的话,甚至能够获知他们的思想。
这种状态在现实世界中也是有的,可不是杜撰的。而是心理学极为优秀的人,并且信息获取的情况越多,那么代入的对方精准度也就越高。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的刑侦高手,进入到一个命案现场里。超一流的侦查员,看完了现场会进行以下推理:足迹踩踏正常,并没有故意小脚穿大鞋的情况,根据鞋码,步与步之间距离,嫌疑人身高应该是一米八零左右。地上散落烟灰,根据房主信息,房主兵不抽烟,而地上散落烟灰明显是新的。这说明,嫌疑人非常冷静,但是烟头却没有发现,同时说明嫌疑人非常细心。
但如此细心之人依旧在现场抽了支烟,说明,嫌疑人烟瘾很大……
以上这些,是刑侦高手的推理。但是范克勤的代入法,又是什么情况呢?他看完了现场后,收集了信息之后,会直接有另一番答案:“行动者没有孩子,爱去夜店,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爱吃辛辣类食物。父母离异,曾经家暴过女友。被执法机关教育批评过多次。但事情都不严重。不是本地人,爱吃甜食。为人较为善,在本地有二到三个好友。其中一名好友同样是外地人。另一个好友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代入法和演绎推理的不同之处。代入法在不懂行的人看起来,比如说普通的民众眼里,跟他妈神棍没有区别。谁看一眼现场,直接就说家暴过女友,父母离异啊?这他妈跟现场的痕迹都不挨着好吗!!
第1811章
但是别怀疑,真的有这样的人。只是非常非常少而已。在整个地球上,都不多见。当然啊,不是说他们真的是靠某种玄学的神秘力量。而是靠的超强的心理阅读能力,和角色代入感综合而得。
举个更加好理解的例子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在拿到剧本之后,这就是获得的已知信息。
然后演员通过阅读信息,自己动手开始写人物传记。而人物传记可不是剧本里有的任何信息。但是极为优秀的演员,写出来的人物传记,却又非常符合这个人的成长轨迹。就好像是得到了答案反推角色成长的过程一样。这就是代入法了。
当然啊,代入法听起来好像很牛逼,很玄学,甚至是很高大上的赶脚。其实呢,没有那么神奇,也同样是有错误的。毕竟人和人绝不可能完全一样。哪怕你心理学的造诣牛b到爆炸,也一样会有错误。
不是有句话吗,叫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因此你在代入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获得的大概的信息。毕竟只要稍微有一点点的小误差,那之后得出的答案,就可能完全是两回事了。
另外,范克勤对于代入法并不是很精通,适当的用一用就可以了。主要还是靠逻辑推理能力,和心理学的侧写能力。
等姜斌打完了电话,范克勤说道:“我大概有了点想法,等老马带人来后,我一起说一说,省的费二遍事。”
钱金勋在旁边道:“都没吃呢吧,让兄弟们轮流吃点饭吧。旁边我看就有一家小馆子。老姜,你来安排。另外,我和克勤就在这吃,你让他们送点吃的过来。”
“是。”姜斌答了一句,转身走出了门。
钱金勋坐在了旁边道:“我看你小子好像很有把握?” ↑返回顶部↑
要是别人肯定不能像是姜斌这么说话。什么意思啊?领导来了,自己讲解之后,追不上对方了,然后好让领导给你出主意,咋的,显着你能耐了对不?领导要是也没办法,是不是你就能够摘掉追踪不利的标签了?看看啊,领导都没搞定,那我就更搞不定了。所以我没追上对方,也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只要是情商智商正常的人,就基本不可能像是姜斌这么说话。但是范克勤和钱金勋却并不介意。为什么呢。原先,姜斌在情报处刚成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库管。本身就是炸弹专家和追踪专家。这样的能耐竟然变成库管,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姜斌这家伙性格就是这样,他说话直。不是说要撇清自己的责任,而是真的想要让范克勤和钱金勋帮自己。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这种性格。而就算知道他就是这样的说话方式,也不代表所有人就不介意。因此,姜斌本身能力这么高,竟然在军统里面被打发到了情报处当一个库管。就是因为无意中不知道得罪谁了。
要不是后来,范克勤和钱金勋及时发现了这个库管竟然对于炸弹和追踪这么在行,恐怕姜斌到现在都还是一个库管。
这也算是姜斌的幸运。是以他现在这么说话,范克勤和钱金勋很了解他,自然就明白,他是真的想要请自己帮着梳理一下。
范克勤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仔细在脑中思考了一下。包括陪都这附近的地形,哪里有居民区,那里有医院,某个小区又是什么居住环境等等,这方便都要细细的在脑中思考一下。
另一边的钱金勋问道:“到现在,是不是附近的诊所,药房,医院什么的。兄弟们已经都走访遍了?”
“是。”姜斌说道:“附近以及周边的这些跟疗伤有关的地方,我让兄弟们都重点走访了一遍。没有什么疏漏的可能。不过到现在,一个符合特征的人都没有。”
“嗯。”钱金勋说道:“这个小子说到底都是日谍小子的核心,甚至是头目啊。如果真要是后者的身份,那么他别看也一起和其他的日谍成员,在郊外活动,但是难保在城内可能留着备用的后手。说不得,就在这附近,有他一个秘密准备的安全屋也说不定。咱们光找诊所,药房,医院什么的,可是不够。”
姜斌点了点头,道:“处座说的是,我立刻召集兄弟,让他们调查一下这方面的事。”
“这样吧。”钱金勋道:“你立刻去给马超群打电话,让行动科的没有其他任务的兄弟全都赶过来。”
“是。”姜斌说着,直接来到了这个屋内的旁边的电话旁,直接往情报处打电话。
范克勤依旧在仔细的思考。他有一个能耐,就是尽可能的贴近,或者是代入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从而模拟出他们的行为,更进一步的话,甚至能够获知他们的思想。
这种状态在现实世界中也是有的,可不是杜撰的。而是心理学极为优秀的人,并且信息获取的情况越多,那么代入的对方精准度也就越高。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的刑侦高手,进入到一个命案现场里。超一流的侦查员,看完了现场会进行以下推理:足迹踩踏正常,并没有故意小脚穿大鞋的情况,根据鞋码,步与步之间距离,嫌疑人身高应该是一米八零左右。地上散落烟灰,根据房主信息,房主兵不抽烟,而地上散落烟灰明显是新的。这说明,嫌疑人非常冷静,但是烟头却没有发现,同时说明嫌疑人非常细心。
但如此细心之人依旧在现场抽了支烟,说明,嫌疑人烟瘾很大……
以上这些,是刑侦高手的推理。但是范克勤的代入法,又是什么情况呢?他看完了现场后,收集了信息之后,会直接有另一番答案:“行动者没有孩子,爱去夜店,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爱吃辛辣类食物。父母离异,曾经家暴过女友。被执法机关教育批评过多次。但事情都不严重。不是本地人,爱吃甜食。为人较为善,在本地有二到三个好友。其中一名好友同样是外地人。另一个好友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代入法和演绎推理的不同之处。代入法在不懂行的人看起来,比如说普通的民众眼里,跟他妈神棍没有区别。谁看一眼现场,直接就说家暴过女友,父母离异啊?这他妈跟现场的痕迹都不挨着好吗!!
第1811章
但是别怀疑,真的有这样的人。只是非常非常少而已。在整个地球上,都不多见。当然啊,不是说他们真的是靠某种玄学的神秘力量。而是靠的超强的心理阅读能力,和角色代入感综合而得。
举个更加好理解的例子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在拿到剧本之后,这就是获得的已知信息。
然后演员通过阅读信息,自己动手开始写人物传记。而人物传记可不是剧本里有的任何信息。但是极为优秀的演员,写出来的人物传记,却又非常符合这个人的成长轨迹。就好像是得到了答案反推角色成长的过程一样。这就是代入法了。
当然啊,代入法听起来好像很牛逼,很玄学,甚至是很高大上的赶脚。其实呢,没有那么神奇,也同样是有错误的。毕竟人和人绝不可能完全一样。哪怕你心理学的造诣牛b到爆炸,也一样会有错误。
不是有句话吗,叫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因此你在代入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获得的大概的信息。毕竟只要稍微有一点点的小误差,那之后得出的答案,就可能完全是两回事了。
另外,范克勤对于代入法并不是很精通,适当的用一用就可以了。主要还是靠逻辑推理能力,和心理学的侧写能力。
等姜斌打完了电话,范克勤说道:“我大概有了点想法,等老马带人来后,我一起说一说,省的费二遍事。”
钱金勋在旁边道:“都没吃呢吧,让兄弟们轮流吃点饭吧。旁边我看就有一家小馆子。老姜,你来安排。另外,我和克勤就在这吃,你让他们送点吃的过来。”
“是。”姜斌答了一句,转身走出了门。
钱金勋坐在了旁边道:“我看你小子好像很有把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