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至于君心圣宠……她眼睛微黯,压下心中的渴望,告诉自己那只会招来祸患。
吴玉琼想抱养她的孩子,她的皇儿同样也能收吴家的势力为己用,是两好的事。总比让她去陷害打击其他嫔妃强,没有雄厚的实力,高明的手段,那就是九死一生的路。
两人又说了大公主生日是否宴客的事,吴玉琼表示要问问皇后——姚王妃已在日前得了册封,贾元春便道:“倘不大办,也该开几桌酒席,让大公主与她的小姐妹们乐上一乐。”
吴玉琼笑眯眯地点头,“上回去参加林家的宴会,姐妹俩回来乐了大半天。”
看出吴玉琼对林家的重视,贾元春也面带喜色:“听说林姑父又要高升,只不知是不是还在户部任职。”
王夫人害死林大人原配的事儿满京城都知道,这贾元春脸皮也够厚,一口一个姑父地喊着,生怕不知贾林两家是姻亲。吴玉琼心里暗嘲,嘴上却道:“林大人是个能吏,想必到哪儿都能为圣人尽忠职守。”
原户部尚书闻老大人年迈,早就等着新君即位好风光致仕,户部大部份的事务都是林海在处理,尽快管有个右侍郎李斐,可惜此君乃贤妃族亲,靠着裙带关系和资历方爬上这二品大员的位置,自圣人明旨要禅位给当今之后,行事便低调起来,就怕有个差错被新君贬黜了去。因此,朝中上下都觉得户部尚书一职板上钉钉地捏在林海手里。
想着林家的权势,吴玉琼心头不由发热。吴家、北静郡王府、皇商唐家已经借着澄泥砚经营权的事在士林中打出了名声,虽不及林家煊赫,但有心算无心,以后定能网罗出色人才为她所用……
贾元春正要说什么,忽闻外头传来欢喜禀报:“娘娘,宫中册封旨意下来了!”
吴玉琼一惊,不由得站了起来:“真的?”得到心腹丫鬟肯定的回答后,满脸喜色地念了句“皇后娘娘仁德。”
原以为在年后迁宫才得册封,这会子却来了旨意,定是皇后娘娘贤惠,才有潜邸老人的这番体面尊重。
“妹妹快回去准备准备,得到正殿接旨。”
“是。”事到临头,贾元春满腹忧虑。
盼望已久的册封,倘或在王夫人出事之前,或者拖到年后,会好很多。这时候下来,不可能不受影响。
抱琴也悬着心。
到了王府正殿不久,便有那嬷嬷点数禀报人已到齐。姚皇后轻轻颌首,“人既齐了,这就接旨吧。”说着,领着站好位子的诸人跪拜听封。
相比册封皇后的郑重,封靖明对待其他内眷显得极轻省,并不肯多花功夫,一屋子十来人的册封竟只用一张圣旨,连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之类的赞语亦没有,只共用了个赋质温良、克勤克俭便过了。
周侧妃吴侧妃心中不免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她们在姚皇后手底下生活了近二十年,圣人从前便是尊重嫡妻的性子,也是习惯了,反正行册封礼时少不了独属于她们的金册金印。
倒是贾元春的注意力不在这上头,她关心的是自己的位份高低。
“……侧妃周氏,着封正一品成妃;侧妃吴氏,封从一品妃;庶妃王氏,为正二品纯昭仪;庶妃贾氏……为良美人……”
宣旨内侍一字一言极清楚地读着,贾元春想告诉自己听错都不可能。
良美人!
同样是庶妃,王氏是昭仪,她是美人,一个二品一个五品,这也差太多了吧?虽说王氏是圣人表妹,又为圣人生了个公主,可她是太上皇与甄贵太妃钦赐的呀!她的背后还有荣国府,还有林家史家,哪一个不是权势赫赫的勋贵之家,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能……只是一个美人呢?
再怎么有心理准备,贾元春还是无法接受。
“这次只是颁旨,册封礼还是留待年后举行。”姚皇后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慢言安抚道:“你们伴驾多年,圣人心里记着呢。”
记着?恐怕圣人只记得她娘家糟糕的名声吧?元春悲催之情难以自抑。
“圣人哪里会计较这个,必是娘娘主动向圣人提议,才有我们这番体面尊重。”纯昭仪笑靥嫣然地捧了姚皇后一句,“便是为了娘娘,咱们也不骄不躁,免得别人笑话。”
看在贾元春眼里,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笑容真是分外碍眼。
是啊,真等翻了年跟新人一起受封,那脸面可就没了。众人心有戚戚,想着里头虽也有姚皇后存着压制新人的心思,总归她们得了益,多少领她这份情。再一个,姚皇后以后就是后宫之主,捧一捧她是应该的。
一时间,皇后贤惠大度之类的话满场飞。 ↑返回顶部↑
吴玉琼想抱养她的孩子,她的皇儿同样也能收吴家的势力为己用,是两好的事。总比让她去陷害打击其他嫔妃强,没有雄厚的实力,高明的手段,那就是九死一生的路。
两人又说了大公主生日是否宴客的事,吴玉琼表示要问问皇后——姚王妃已在日前得了册封,贾元春便道:“倘不大办,也该开几桌酒席,让大公主与她的小姐妹们乐上一乐。”
吴玉琼笑眯眯地点头,“上回去参加林家的宴会,姐妹俩回来乐了大半天。”
看出吴玉琼对林家的重视,贾元春也面带喜色:“听说林姑父又要高升,只不知是不是还在户部任职。”
王夫人害死林大人原配的事儿满京城都知道,这贾元春脸皮也够厚,一口一个姑父地喊着,生怕不知贾林两家是姻亲。吴玉琼心里暗嘲,嘴上却道:“林大人是个能吏,想必到哪儿都能为圣人尽忠职守。”
原户部尚书闻老大人年迈,早就等着新君即位好风光致仕,户部大部份的事务都是林海在处理,尽快管有个右侍郎李斐,可惜此君乃贤妃族亲,靠着裙带关系和资历方爬上这二品大员的位置,自圣人明旨要禅位给当今之后,行事便低调起来,就怕有个差错被新君贬黜了去。因此,朝中上下都觉得户部尚书一职板上钉钉地捏在林海手里。
想着林家的权势,吴玉琼心头不由发热。吴家、北静郡王府、皇商唐家已经借着澄泥砚经营权的事在士林中打出了名声,虽不及林家煊赫,但有心算无心,以后定能网罗出色人才为她所用……
贾元春正要说什么,忽闻外头传来欢喜禀报:“娘娘,宫中册封旨意下来了!”
吴玉琼一惊,不由得站了起来:“真的?”得到心腹丫鬟肯定的回答后,满脸喜色地念了句“皇后娘娘仁德。”
原以为在年后迁宫才得册封,这会子却来了旨意,定是皇后娘娘贤惠,才有潜邸老人的这番体面尊重。
“妹妹快回去准备准备,得到正殿接旨。”
“是。”事到临头,贾元春满腹忧虑。
盼望已久的册封,倘或在王夫人出事之前,或者拖到年后,会好很多。这时候下来,不可能不受影响。
抱琴也悬着心。
到了王府正殿不久,便有那嬷嬷点数禀报人已到齐。姚皇后轻轻颌首,“人既齐了,这就接旨吧。”说着,领着站好位子的诸人跪拜听封。
相比册封皇后的郑重,封靖明对待其他内眷显得极轻省,并不肯多花功夫,一屋子十来人的册封竟只用一张圣旨,连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之类的赞语亦没有,只共用了个赋质温良、克勤克俭便过了。
周侧妃吴侧妃心中不免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她们在姚皇后手底下生活了近二十年,圣人从前便是尊重嫡妻的性子,也是习惯了,反正行册封礼时少不了独属于她们的金册金印。
倒是贾元春的注意力不在这上头,她关心的是自己的位份高低。
“……侧妃周氏,着封正一品成妃;侧妃吴氏,封从一品妃;庶妃王氏,为正二品纯昭仪;庶妃贾氏……为良美人……”
宣旨内侍一字一言极清楚地读着,贾元春想告诉自己听错都不可能。
良美人!
同样是庶妃,王氏是昭仪,她是美人,一个二品一个五品,这也差太多了吧?虽说王氏是圣人表妹,又为圣人生了个公主,可她是太上皇与甄贵太妃钦赐的呀!她的背后还有荣国府,还有林家史家,哪一个不是权势赫赫的勋贵之家,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能……只是一个美人呢?
再怎么有心理准备,贾元春还是无法接受。
“这次只是颁旨,册封礼还是留待年后举行。”姚皇后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慢言安抚道:“你们伴驾多年,圣人心里记着呢。”
记着?恐怕圣人只记得她娘家糟糕的名声吧?元春悲催之情难以自抑。
“圣人哪里会计较这个,必是娘娘主动向圣人提议,才有我们这番体面尊重。”纯昭仪笑靥嫣然地捧了姚皇后一句,“便是为了娘娘,咱们也不骄不躁,免得别人笑话。”
看在贾元春眼里,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笑容真是分外碍眼。
是啊,真等翻了年跟新人一起受封,那脸面可就没了。众人心有戚戚,想着里头虽也有姚皇后存着压制新人的心思,总归她们得了益,多少领她这份情。再一个,姚皇后以后就是后宫之主,捧一捧她是应该的。
一时间,皇后贤惠大度之类的话满场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