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2 / 3)
长华郡主与平南王大喜过望,像打了鸡血一般,火急火燎便来圣上面前求赐婚圣旨。
进了宫这才冷静下来,如今宣政殿外满是为定国公府抱不平的文臣武将,他们来得着实不巧。正准备打道回府,却被太后逮了个正着。
“太后,我们不是……”
郡主刚想解释便被太后打断了,“行了,长华,不必多礼了,咱们这就过去吧。长华啊,我听说你当时在场,怎么不拦着那个没脑子的贵妃。”
长华郡主苦笑,她哪里没拦着了?人家是贵妃,她能怎么样?
“长华啊,下次要再遇到这种事,你直接把她打晕!出了事,我担着!”
长华郡主:“……”
宣政殿外,本来就气势强盛的文臣武将,瞬间底气更足了几分。
皇上也明显察觉到变化,问过一旁的内侍,这才知道,太后和平南王夫妇都过来讨伐他了。
太难了,他这个皇帝容易吗?为了解决大禹朝的大龄光棍史诗级娶妻难的问题,他煞费苦心,却落了这么个下场。
好不容易找个贵妃来背锅,结果呢,那个贵妃三句话就把他给出卖了。太难了,这个皇帝太难当了!
正在心里哀叹着自己的苦逼,却听太后气急败坏地声音传了过来。
“怎么?皇帝要把哀家也拦在外头吗?”
皇上一脸苦笑着上前迎接:“母后说的是什么话?快进来坐。”
他朝着外头的文臣武将道:“都进来吧。”
总算有了进展,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皇上,定国公府忠心耿耿,为何要受如此屈辱啊?”一个武将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皇上瞥了他一眼道:“那你说吧?朕应当如何。”
“贵妃此举荒唐,还请圣上……”那武将张了张嘴,本想说让皇上收回旨意,却发现开不了口。
本朝的皇上都是一言九鼎,唯一一次言而无信还得追溯到三朝之前,那次教训尤为惨痛,导致了边疆叛乱,最后那场战争持续了六年,死伤无数。
后面有人说,这就是皇上出尔反尔的报应。是以,本朝将皇上收回成命视为不祥之兆。
“贵妃是荒唐,可是朕就算杀了她又能如何?”皇上双手一摊道:“若是诸位今日前来,都是想要朕处罚贵妃,朕准奏便是。”
原本义愤填膺的众人气焰都低了下来,如此胡作非为的贵妃死不足惜,可是于事无补。
皇帝把一切推给了贵妃,太后也不好拆皇上的台,只能稍后再细问了。
只是少不得还是要敲打敲打,有些话,她这个太后说起来,反而比文武百官说起来更合适,也不会让皇上那么下不来台。
“皇帝,难道定国公就得白白受这种屈辱不成?如今边境才刚刚安稳了几年,皇帝此举只怕会令天下百姓寒心。”
“那母后且说,要如何?”
太后哑然失声,心里只能埋怨这个皇帝,出了这么一个昏招,百害无一利不说,还把若有的退路都堵死了。
皇上像是听到太后的心声一般,侧头道:“其实事实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糕,大家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一个大胡子的将军憨憨地问道:“如何换角度看问题?再怎么看不都是定国公府倒血霉吗?” ↑返回顶部↑
进了宫这才冷静下来,如今宣政殿外满是为定国公府抱不平的文臣武将,他们来得着实不巧。正准备打道回府,却被太后逮了个正着。
“太后,我们不是……”
郡主刚想解释便被太后打断了,“行了,长华,不必多礼了,咱们这就过去吧。长华啊,我听说你当时在场,怎么不拦着那个没脑子的贵妃。”
长华郡主苦笑,她哪里没拦着了?人家是贵妃,她能怎么样?
“长华啊,下次要再遇到这种事,你直接把她打晕!出了事,我担着!”
长华郡主:“……”
宣政殿外,本来就气势强盛的文臣武将,瞬间底气更足了几分。
皇上也明显察觉到变化,问过一旁的内侍,这才知道,太后和平南王夫妇都过来讨伐他了。
太难了,他这个皇帝容易吗?为了解决大禹朝的大龄光棍史诗级娶妻难的问题,他煞费苦心,却落了这么个下场。
好不容易找个贵妃来背锅,结果呢,那个贵妃三句话就把他给出卖了。太难了,这个皇帝太难当了!
正在心里哀叹着自己的苦逼,却听太后气急败坏地声音传了过来。
“怎么?皇帝要把哀家也拦在外头吗?”
皇上一脸苦笑着上前迎接:“母后说的是什么话?快进来坐。”
他朝着外头的文臣武将道:“都进来吧。”
总算有了进展,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皇上,定国公府忠心耿耿,为何要受如此屈辱啊?”一个武将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皇上瞥了他一眼道:“那你说吧?朕应当如何。”
“贵妃此举荒唐,还请圣上……”那武将张了张嘴,本想说让皇上收回旨意,却发现开不了口。
本朝的皇上都是一言九鼎,唯一一次言而无信还得追溯到三朝之前,那次教训尤为惨痛,导致了边疆叛乱,最后那场战争持续了六年,死伤无数。
后面有人说,这就是皇上出尔反尔的报应。是以,本朝将皇上收回成命视为不祥之兆。
“贵妃是荒唐,可是朕就算杀了她又能如何?”皇上双手一摊道:“若是诸位今日前来,都是想要朕处罚贵妃,朕准奏便是。”
原本义愤填膺的众人气焰都低了下来,如此胡作非为的贵妃死不足惜,可是于事无补。
皇帝把一切推给了贵妃,太后也不好拆皇上的台,只能稍后再细问了。
只是少不得还是要敲打敲打,有些话,她这个太后说起来,反而比文武百官说起来更合适,也不会让皇上那么下不来台。
“皇帝,难道定国公就得白白受这种屈辱不成?如今边境才刚刚安稳了几年,皇帝此举只怕会令天下百姓寒心。”
“那母后且说,要如何?”
太后哑然失声,心里只能埋怨这个皇帝,出了这么一个昏招,百害无一利不说,还把若有的退路都堵死了。
皇上像是听到太后的心声一般,侧头道:“其实事实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糕,大家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一个大胡子的将军憨憨地问道:“如何换角度看问题?再怎么看不都是定国公府倒血霉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