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604节(3 / 4)
哪有什么好办法?
没人有办法!也没有好办法!
他们提出的,全都是死路一条的办法!
拖雷知道开封城里殊少正规军,因为此前注意力在北面的缘故,连武器装备也被抽调了很多。郭仲元纠合出的队伍其实是以少量军官为骨架组织起的平民,根本算不得强军。所以拖雷本希望部下们在最短时间内将之切分、摧毁,先解决最弱的一面之敌。
可他没想到,自己先后换了四支骑队上去,足足两千多精锐轮转,施以最高强度的压力,敌人的军阵却稳固依旧。他们或许不断暴露破绽,但却用高昂斗志和超乎想象的装备配给能力弥补了缺陷,导致己方始终抓不住漏洞,只能依靠高出一筹的战斗技巧零敲碎打。
零敲碎打本来没有问题,以蒙古人的韧劲,能够连续数日数夜地骚扰、缠斗,再强的军队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问题是,敌人不会给拖雷这样的余裕。
已经有十几名经验丰富的下属回来禀报,他们观察的结果大同小异,都觉得敌人缺乏训练,也没有及时应变的能力,但想要赢的话,非得全军压上去拼命。
全军压上本来也没有问题。依靠骑兵优势集中力量于一处,逐个击溃敌军多个方面,这是蒙古人最常用的套路。问题是,如果对着这样一支军队都得全军拼命,在其它几个方向虎视眈眈的敌人呢?他们很快就要形成合围的势头了!
怎么应付?
拖雷已经遣人探查清楚,另外几个方向的敌人,包括两个散而复聚的周军节镇主力,还有从宋国境内奔袭相助的红袄军精骑,更填充了数以万计、可能达到五万甚至十万的狂怒百姓。
中原的富庶,不下于南朝宋国;中原各地能用于战争的资源之丰富,也不下于南朝宋国。但中原汉人的凶猛,却胜过宋人十倍百倍。
当他们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巨量的人和资源随即不断重组、聚合,在短短数日里形成了规模超乎想象的钢铁浪潮。与钢铁浪潮席卷的威力相比,拖雷不得不承认,己方的力量太弱了。
拖雷忽然后悔,觉得自己分散部众到处杀掠,实在是个蠢主意。
不,或许整个斡腹计划也是蠢主意。
他始终对自己早年在山东的失败记忆犹新。那一次,他带着六个千人队猛攻郭宁据守的一座军堡,结果大军主力反遭铁浮图的压制,而郭宁本人亲领精骑,在短短一瞬间就粉碎了拖雷的本部,俘虏了拖雷本人。
这等惨痛的回忆,拖雷一点也不想再重复。
所以在这次斡腹计划之前,拖雷力主由自己带兵杀入中原。这样,他的父亲和兄长们,将会直接与郭宁鏖战。而拖雷似危实安,可以从容击破中原孱弱之众,继而吞噬利益以增强自身实力。
他现在确认,这个想法完全失败。
因为蒙古军对着中原各地的汉人军民,竟然没有办法,竟然渐渐失去优势,竟然成了钢铁浪潮合围下的蝼蚁!
“你们说,大汗所部的主力,现在到了哪里?”拖雷涩声问道:“我们忙了十天,他们总不能不管我们吧?”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选择(上)
如果有人能从高空眺望地面,可见开封周围至少两百里方圆的广大范围内,到处都是烽烟。
这情形已经维持了好几天了。
起初是拖雷所部分作数十上百组,披坚执锐到处抢掠杀人,三五天的时间里,连续摧毁了不下百座军堡、村镇,屠杀了上万人。
随后,则是中原各地军民奋起反击,顶着十倍甚至更高的伤亡比例,与蒙古军展开厮杀。到最近两天,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数十场战斗在爆发,数百人的残肢断臂到处坠落,热血浸润了被严寒冻结的土壤。
也克蒙古兀鲁思崛起以来,其军队所向之威,就像是草原上能够带来死亡的风暴和雷电。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和畜群,在天威之下犹如蝼蚁,全然无法抵抗。
随着风暴席卷更广阔天地,许多蒙古人里的有识之士也渐渐了解,人类是可以抵抗风暴的。城镇、村落、堡垒、关隘等人类建造的东西,一方面代表了蒙古人觊觎的财富,另一方面又能抵消,乃至压制雷暴的威力。
这种抵消和压制,在蒙古军西征的时候就能发现端倪。然而西域诸国的规模毕竟有限,纵有几个大城,总体上地广人稀。蒙古军凭借骑兵之利,昼夜疾行上百里,仍可欲战则战,欲走则走,不受任何限制。
中原之富庶,却远远超过西域,人烟密集的程度也远远超过西域。而且,崭新的汉人王朝正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北方汉人摆脱异族近百年统治之后的心气高涨,同样远远超过西域诸国的歪瓜裂枣。
当那么多的城镇、村落、堡垒和关隘里的人全都在竭力抵抗,当千千万万人的冲天怒火聚集成了覆压数百里的火海,蒙古军本身,反而在火海中挣扎。 ↑返回顶部↑
没人有办法!也没有好办法!
他们提出的,全都是死路一条的办法!
拖雷知道开封城里殊少正规军,因为此前注意力在北面的缘故,连武器装备也被抽调了很多。郭仲元纠合出的队伍其实是以少量军官为骨架组织起的平民,根本算不得强军。所以拖雷本希望部下们在最短时间内将之切分、摧毁,先解决最弱的一面之敌。
可他没想到,自己先后换了四支骑队上去,足足两千多精锐轮转,施以最高强度的压力,敌人的军阵却稳固依旧。他们或许不断暴露破绽,但却用高昂斗志和超乎想象的装备配给能力弥补了缺陷,导致己方始终抓不住漏洞,只能依靠高出一筹的战斗技巧零敲碎打。
零敲碎打本来没有问题,以蒙古人的韧劲,能够连续数日数夜地骚扰、缠斗,再强的军队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问题是,敌人不会给拖雷这样的余裕。
已经有十几名经验丰富的下属回来禀报,他们观察的结果大同小异,都觉得敌人缺乏训练,也没有及时应变的能力,但想要赢的话,非得全军压上去拼命。
全军压上本来也没有问题。依靠骑兵优势集中力量于一处,逐个击溃敌军多个方面,这是蒙古人最常用的套路。问题是,如果对着这样一支军队都得全军拼命,在其它几个方向虎视眈眈的敌人呢?他们很快就要形成合围的势头了!
怎么应付?
拖雷已经遣人探查清楚,另外几个方向的敌人,包括两个散而复聚的周军节镇主力,还有从宋国境内奔袭相助的红袄军精骑,更填充了数以万计、可能达到五万甚至十万的狂怒百姓。
中原的富庶,不下于南朝宋国;中原各地能用于战争的资源之丰富,也不下于南朝宋国。但中原汉人的凶猛,却胜过宋人十倍百倍。
当他们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巨量的人和资源随即不断重组、聚合,在短短数日里形成了规模超乎想象的钢铁浪潮。与钢铁浪潮席卷的威力相比,拖雷不得不承认,己方的力量太弱了。
拖雷忽然后悔,觉得自己分散部众到处杀掠,实在是个蠢主意。
不,或许整个斡腹计划也是蠢主意。
他始终对自己早年在山东的失败记忆犹新。那一次,他带着六个千人队猛攻郭宁据守的一座军堡,结果大军主力反遭铁浮图的压制,而郭宁本人亲领精骑,在短短一瞬间就粉碎了拖雷的本部,俘虏了拖雷本人。
这等惨痛的回忆,拖雷一点也不想再重复。
所以在这次斡腹计划之前,拖雷力主由自己带兵杀入中原。这样,他的父亲和兄长们,将会直接与郭宁鏖战。而拖雷似危实安,可以从容击破中原孱弱之众,继而吞噬利益以增强自身实力。
他现在确认,这个想法完全失败。
因为蒙古军对着中原各地的汉人军民,竟然没有办法,竟然渐渐失去优势,竟然成了钢铁浪潮合围下的蝼蚁!
“你们说,大汗所部的主力,现在到了哪里?”拖雷涩声问道:“我们忙了十天,他们总不能不管我们吧?”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选择(上)
如果有人能从高空眺望地面,可见开封周围至少两百里方圆的广大范围内,到处都是烽烟。
这情形已经维持了好几天了。
起初是拖雷所部分作数十上百组,披坚执锐到处抢掠杀人,三五天的时间里,连续摧毁了不下百座军堡、村镇,屠杀了上万人。
随后,则是中原各地军民奋起反击,顶着十倍甚至更高的伤亡比例,与蒙古军展开厮杀。到最近两天,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数十场战斗在爆发,数百人的残肢断臂到处坠落,热血浸润了被严寒冻结的土壤。
也克蒙古兀鲁思崛起以来,其军队所向之威,就像是草原上能够带来死亡的风暴和雷电。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和畜群,在天威之下犹如蝼蚁,全然无法抵抗。
随着风暴席卷更广阔天地,许多蒙古人里的有识之士也渐渐了解,人类是可以抵抗风暴的。城镇、村落、堡垒、关隘等人类建造的东西,一方面代表了蒙古人觊觎的财富,另一方面又能抵消,乃至压制雷暴的威力。
这种抵消和压制,在蒙古军西征的时候就能发现端倪。然而西域诸国的规模毕竟有限,纵有几个大城,总体上地广人稀。蒙古军凭借骑兵之利,昼夜疾行上百里,仍可欲战则战,欲走则走,不受任何限制。
中原之富庶,却远远超过西域,人烟密集的程度也远远超过西域。而且,崭新的汉人王朝正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北方汉人摆脱异族近百年统治之后的心气高涨,同样远远超过西域诸国的歪瓜裂枣。
当那么多的城镇、村落、堡垒和关隘里的人全都在竭力抵抗,当千千万万人的冲天怒火聚集成了覆压数百里的火海,蒙古军本身,反而在火海中挣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