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第3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青云他们坐着驴车出现在村口时,这些人就默契地住了嘴, 看着几人从车上拿下一件件东西。
  有跟陈秀兰关系还不错的大娘笑着打招呼:“这么早就办年货呢?”
  今儿看了杂耍, 又吃过糖, 陈秀兰高兴着, 哪怕看到张翠莲和刘芳萍都在, 也没甩脸子, 乐呵呵答话:“这不是怕下雪阻了路,正好明个儿过腊八,就一并买些回来备着。”
  “在理,赶明儿我也去城里转转。”
  刘芳萍在旁边插嘴:“这么多人都在, 二嫂也坐下来玩会儿?”
  陈秀兰连个眼神都没给她,只对搭话的大娘道:“大清早就出门, 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儿要忙呢, 下回得空再来跟姐姐闲聊。”
  “哎,有时候啊带着他们上家里坐坐。”
  陈秀兰应了声好,挎着篮子扭头便走,方竹等人也赶紧跟上。
  大娘看着越走越远的一家四口, 不禁感叹:“秀兰也是熬出头了, 可算能热热闹闹过个年。”
  “谁说不是, 听说青云小子又去打猎了, 娶的媳妇儿也能干,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有人点头附和。
  只张翠莲咂巴着嘴, 吐出一口浓痰在地上:“呸,一帮眼皮子浅的东西, 就那点儿东西也好意思显摆。会打猎有什了不起的,别哪天喂了大虫哭都没地儿哭。”
  这话可谓恶毒,旁边的大婶儿皱着眉把凳子挪远些,忍不住刺她:“刚刚当着人面你怎么一个字儿不说?”
  张翠莲一噎。
  大婶儿翻翻白眼,“我当多有本事儿呢,还不是只敢背地咒人的怂蛋。”
  张翠莲梗着脖子嚷嚷:“你说谁怂蛋?”
  大婶一点儿不怵她,声音更大:“就说你咋了?青云小子站旁边的时候,头都不敢抬,一走就搁这儿咒人,不是怂是什么?”
  “好个狗拿耗子的,我今儿就让你瞧瞧谁是怂货。”张翠莲被戳穿,气急之下站起身就要扇大婶的脸。
  眼看就要打起来,刘芳萍才拉住张翠莲,帮着打圆场,“消消气消消气,大嫂就这么个性子,说话直,其实没什么坏心思,只是担心青云就有些口不择言。”
  大婶见刘芳萍十分有礼,到底还是缓和了些,“说话直也不是这么个直法,张口闭口咒人家不好,是要造口业的。”
  “是是是,姐姐说得对,”刘芳萍按着张翠莲,语气温温柔柔的,“昨儿他爹说文昌今天晌午回来,时候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家去了,姐姐们在这儿聊着。”
  “听我家那口子说,文昌明年要下场了?”
  “是有这个打算,念这些年,总要试试。”
  “文昌这孩子打小就聪明,肯定能中。乖乖,我们村儿也要出秀才老爷了。”
  刘芳萍撩着耳边的发丝,眉头微扬,“他该回来了,我得回去煮饭,不与你们多说了。”
  “那你快去,可别让他等着。”
  刘芳萍浅笑离开,还不忘拉上仍旧憋着一口气的张翠莲。
  大桐树下的话题又换了个,人人都在赞叹郑大江家的小儿子如何聪慧,早把其他事儿忘得干净。
  刘芳萍拉着张翠莲走出几丈远,才甩开她的手,抽出一方绢制的帕子细细擦着每根手指。
  “你干什么拉着我?那秦家的算个什么东西,轮得到她教训我?我说的有哪儿不对?不过就是打几只灰毛兔,还显摆起来了。”
  刘芳萍心下鄙夷,面色却如常:“你跟那起子人争什么,说了他们又不懂,平白降了身份。二哥家的一开始就与我们不亲,你管他们做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