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整个大秦如同一个转盘,快速飞旋,却不是大兴土木劳累百姓,而是落于实处,带给百姓们肉眼可见的生活好变化。
  天气晴朗日,一切进行时。
  巨大的沙盘两侧,李世民居左,韩信居右,尉迟敬德等武将在一旁围观。
  当地方军只据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时,地方军怎么样子才能取得胜利呢?
  此沙盘演练,韩信为朝廷军,李世民为地方军。
  韩信知道,当他手握重兵之时,需要的就是速战速决。这场战斗手持朝廷军的韩信率先出击,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十三万军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1」
  不愧是多多益善的韩信,人数再多,他也统筹得很好。
  十几万军队,任任何人来看都是能轻而易举将李世民所代表的地方军队直接围歼于原地,灰都不剩。
  但李世民是会在此消极应对之人吗?
  自然不是。
  他李世民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
  只见李世民采取内线作战,一部分的将士戍守地方,另外一部分人迅速攻取了地方以北的关卡与以东的州县,扫平了地方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使得他可以从容对付朝廷的十几万大军。「1」
  看得出对面之人不是能小看之辈,韩信很快就转换了新法,呈包围圈呈犄角之势。
  但无论他如何挑衅,李世民队伍都不是一般的能沉得住气。
  李世民他耐心等待,等到韩信拳头都攥紧之时,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对方的一角,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另一边的援兵,攻克对方,收编剩余的部队。「1」
  韩信见形势大变,脸上的表情不变,继续增设人手。
  李世民笑了。
  略施小计,一则流言在韩信所率领的朝廷军中传开——朝廷大败,叛军神勇,将至。「1」
  士气被打击。
  看到李世民的操作,韩信面容肃穆,把兵合为一处,甚至为了能确保万无一失,把南岸的兵调过河,不再试探,拥有十几万大军里还是不要试探,准备一力降十会。
  但这正合李世民的心意,一举击溃正需要这些。
  地方军探知敌情,开始行动。
  李世民的地方军师至河北,乘朝廷军放松之际,李世民的军队突破朝廷军驻扎之地,尽克对方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河北岸大败朝廷军的主力部队,韩信只能率残部不到十万人在坚守不出。「1」
  但十几万人的粮草又是一个大问题。
  兵法五败,若犯则兵必败无疑:政令不修,上下离心;气候不适,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1」
  然后,李世民的大军就走了去支援其他地方,只留下一点人手在会稽中。
  做到了极致就是,甚至连关卡都不派人坚守了,守军撤退,看着里面空旷的人,主打的就是诱敌深入,会稽郡只留下少许人手。
  之后就是反向坚守。
  但实际上,李世民早已贿赂另一地的军官,占领另一地。
  之后,朝廷军主力在南方,但祸乱从东南西北兴起。郡守们闻风而动,全面动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