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8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蒨闻言后则苦笑摇头道:“安都对我已经多有戒备、暗藏疏远,恐我深结会稽势力,其人刚愎自负,恐怕不会轻易听我号令、为我试探敌情。”
  “大王不妨将此乡书示于安都,并告其人将要奔赴浙西、闽中召集乡义反攻吴中。此番唐军来攻正为讨伐安都,其必忧恐大王出走、使其独当唐军,届时再作提议,他也不敢不应!便令钱塘城萧摩诃率军北去试探,若可反攻,便可顺势以进,若仍不可,则以陆子隆暗夺钱塘城防,届时钱塘江北军事尽归大王处断,何时反攻也凭大王心意!”
  韩子高见陈蒨仍是一脸愁容,便又进言说道。
  陈蒨听到这话后却皱起了眉头,沉吟良久之后才说道:“安都虽然性情刚愎,但抗敌之心却既纯且炽,我若如此谋之,恐怕有失和气,之后难能齐心协力的抗敌了。”
  “难道现在其人就与大王齐心协力?观其行径,贪权强横,所谓抗敌心热,无非惧死而已。说到底,此番若是抗敌不利,人皆可降,唯其必死,不患他不肯出力抗敌!”
  这时候,钱道戢等几人也开口说道,他们心内都觉得此番遭受唐军进攻都是受侯安都所累,而今势力大损却还要遭受侯安都与其心腹们的奚落排挤,心中也都充满了不忿,若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能够重新掌握主动权,因此对于韩子高的计策也都表示赞同。
  听到众下属全都如此劝告自己,陈蒨心思也渐渐被说动了,于是便沉声说道:“此番谋计,俱为家国。强敌迫我,有力者用力,有智者用智。抗敌卫国,也并不是谁人专享的特权,此情安都亦应有所体会,不应目为权势相斗!”
  于是接下来他便邀请侯安都到他的大帐中来,如韩子高所言将乡人书信一并呈给侯安都阅读,侯安都在看完之后便也忍不住笑语道:“唐军嚣张跋扈,自谓倚强凌弱,而今前线师旅迟迟不能突破,后路人情怨气沸腾,败亡不远了!”
  “我与侯公所计相同,当下应当预谋反攻了!只是前者撤退仓促,士伍多遗吴中,而今纵然想要反击却无兵可用,故而便想前往浙西、闽中等地召集义师,北进反攻!”
  陈蒨又望着侯安都,口中笑语说道。
  “这、这……此事仍待从长计议啊!唐军虽然攻势受阻,但却仍然颓势未露,此诸乡士传书诚然可喜,但若只是据此恐怕也不能速战破敌。大王还是暂留此间,慎勿轻动啊!”
  果然当侯安都听到陈蒨有此打算,脸色便顿时一变,旋即便连连摇头,劝说陈蒨打消这一主意。
  第1349章 饲马待变
  陈蒨本意就是在刁难侯安都,自然不可能轻易听其劝说,仍是固执己见的表示要往别处征召义师,从而反攻吴中。
  侯安都自然不愿让陈蒨离开会稽,尤其是往更后方而去。
  如今会稽乃是与唐军交战的最前线,他也需要陈蒨来统合境内民心人情,一旦陈蒨去往其他方向,那侯安都所部人马就被顶在了最前方,陈蒨几时杀回、又愿不愿意杀回来,可都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大王若当真急欲反攻,亦不需转赴他处调集人马,会稽此方兵员足使。转去他方既有舟车之劳,况诸方豪强恋巢畏敌,恐怕也未必会听奉征调。”
  他这里苦劝多时,都不见陈蒨回心转意,索性便退而求其次的表示可以派遣会稽兵众以帮助陈蒨进行反攻的计划。
  这正是陈蒨想要的结果,但他还是一脸犹豫为难的表示侯安都守住钱塘防线已经是劳苦功高,恐怕没有余力再去承担更进一步的作战任务。
  侯安都自是被其撩拨得满腹焦躁,但为了能够稳住陈蒨,只能一再表态此间兵力足够承担这一任务,连连拍着胸口保证一定不负此计!
  眼见侯安都已经完全被绕了进来,陈蒨这才将自己的真实意图给讲了出来:“反攻吴中,事需慎重,一定要务求一击必中,以免情势再生反复,若为唐军逼退,非但谋事不成,反而还会暴露吴中孤忠之士。故而执行此事者,必须是首屈一指的勇猛骁将。
  萧摩诃之前与敌力战,将唐军却于城外、难能寸进,当真勇猛至极。不如今便遣之潜入吴中,联络乡士,且将诸乡士家眷接应南来,使诸忠义之士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临敌死战!”
  侯安都这会儿满心都是要稳住陈蒨、让其安居于此的想法,闻言后倒也不疑有他,再听到只是潜入吴中接应一部分人员南来,而并不是直接与唐军发起战斗,那自然风险更小,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今吴中已经尽为唐军所拥,其众多配战马、机动灵活,耳目散布乡里,若欲潜入敌后有所动作,亦需配以精骑。只不过会稽并无足够良马,此事还请大王体谅……”
  陈蒨听到侯安都还在打他麾下那些战马的主意,倒也并不感到意外,他此番作此提议,固然是希望能够将钱塘防务抓到自己手里来,但同样也是希望萧摩诃能够成功将乡士家眷接应南来,如此既能回应那些乡士们,让他们保持抵抗唐军的决心,同时也防备他们再有什么反复行径,真正反攻之时能够奋力杀敌。
  所以侯安都所提出的这个条件也是正常所需要的,陈蒨既欲成事,自然也不会吝啬的不肯借使马匹,于是当即便表示可以分给侯安都五百匹骏马,以供其部众使用。
  钱塘城中的萧摩诃接到这一命令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明明他的任务是镇守此城,而且还做得很不错,怎么又突然让他外出去接应吴中乡士家眷?
  尽管随着这命令一并到来的还有侯安都额外的叮嘱,那就是告诉他不必以此任务为意,北去查探一下唐军对吴中的控制情况如何、观其后路是否安稳,至于临川王所交给的任务,如果事情进展比较顺利的话,那也可以顺手完成,如果有什么波折那就尽快返回,务必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尽管侯安都还是给了萧摩诃极大的行事自由,但是在双方正交战激烈的时候突然将守城大将作为斥候队长派遣出去,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
  尽管侯安都还安排了同样颇为骁勇的部将裴子烈接替萧摩诃,但裴子烈终究不比萧摩诃更熟悉此间情况,一旦在此期间发生什么激烈战事,裴子烈也未必就能胜任防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