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7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想要达成这样的局面还少不了来自京口徐度的配合。陈蒨很清楚徐度的心理是希望能够保全自己的实力、对国中的纷争只作壁上观,同时又能保持左右逢源的状态,所以他这次对徐度也无作更多的要求,重金贿结只是希望其人置身事外,相信徐度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不会南下蹚吴中这一汪浑水。
  然而世事无常,人哪怕再怎么思虑周全、智计百出,终究还是不能料定所有的变化。更何况陈蒨近年来一直退缩于吴中,他自己或许看不上吴中豪强们的短时,但其实自己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时局的变化和对人心产生的影响不能做到一个公允准确的判断。
  所以当接下来的局势变故传到吴兴的时候,陈蒨整个人都惊愕当场。
  相对于建康方面,陈蒨更早的得知了徐度投唐的消息。因为就在若干凤正式率军入驻京口之前,本着过往的情谊,徐度还是放出了陈蒨派往的使者到仲举,让其返回吴兴传信。
  “下官有负大王所命,虽然百般劝说,但徐度狗贼畏强怯势,仍然选择举镇投唐,今唐军业已过江入镇,想必不久后便必有大事……”
  返回吴兴后,到仲举神情羞惭、语调沙哑的对陈蒨汇报说道。
  “唐、唐军竟已过江?徐度此獠,可谓是我江东千古罪人!”
  陈蒨听到这话后,顿时变得脸色煞白、神情僵硬,过了好一会儿才猛地抽出佩刀,一刀斩在了面前桌案上,两眼已是变得通红,可见心情之愤慨。
  其余众人虽然也都震惊不已,但眼下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该要如何应对这一莫大的变数。
  须知自从南北分裂以来,便从无北朝的军队能够入据京口,哪怕是在侯景之乱时期,也只是南朝的乱部对京口有所滋扰。如今徐度竟然主动勾引北朝军队南来,如果应对不善的话,对南朝政权而言怕就是灭顶之灾了。
  “即刻奏告朝廷,请主上调回吴明彻,在建康统率师旅应对上游贼众,授我军政大权,准我统率三吴师旅向北进击、收复京口,迟则国破家亡!”
  待到脑海中稍微恢复些许理智,陈蒨便又连忙说道。虽然他与朝廷之间多有龃龉纷争,但其本心还是为了保全家国社稷,当此危难时节,自然还是想要与朝廷联合起来共渡难关。
  然而其人话音刚落,一旁的沈恪便连忙说道:“不可,大王绝对不可轻易北上!北虏前还与朝廷相谋定乱,其军未有挺进三吴迹象,此番兵进京口,必是狗贼徐度卖国勾引所致。其军新近渡江,想来未有后续定计,大王今若贸然声讨,是将战火引入三吴!贼虏渡江,必然先图要害,畿内诏命难出,大王自可竖起勤王义旗,号令江东诸方共击贼虏!”
  “长史逼我为萧氏群竖?”
  陈蒨听到这话后,当即便瞪眼怒声说道。沈恪所作的这一提议,不异于之前侯景之乱时萧氏宗室坐望建康祸成、而后又各自争权夺势。
  “萧氏虽然失德,亦有百数子孙。今上若能不失防范,北虏亦难轻入建康,否则,大王急欲前往,莫非是欲举家偕亡?”
  沈恪直视着陈蒨愤怒的眼神,口中又疾声说道。
  陈蒨闻言后脸色顿时一僵,过了一会儿之后才颓然坐回席中,不再提北去迎击事宜,只是涩声说道:“你等速速议拟勤王章程!”
  第1331章 誓守祖茔
  吴兴这里勤王章程还没有拟定出来,朝廷方面针对侯安都的征讨檄文便已经先一步下达了。
  之前陈蒨还在将唐军渡江进驻京口的消息隐瞒未发,但是朝廷的征讨檄文却是驰驿传达,并张贴于沿途所行经的桥津邸舍堰埭之间,相关的情况自然在一瞬间便传扬了开来。
  这时候,吴兴的百姓们才知道,唐军不只已经大举过江,而且接下来还要直接向地处三吴最南端的会稽出兵,并且此举还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和支持!
  这一系列的消息仿佛惊雷一般在民间陡然炸响,民情顿时仓皇的无以复加,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不乏以讹传讹的夸大事实,以至于到最后整个吴兴的百姓们都知道了大唐百万大军业已过江,并且已经在杀赴三吴的途中,誓要将三吴百姓杀个片甲不留。
  “请问大王,唐军是否已经攻破江防、将要杀至三吴?”
  位于长城县的临川王府,近日来本就聚集了许多的乡士,如此劲爆的消息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便传来了此处。一时间一众乡曲们也都按捺不住,纷纷离开临时的营地,争相向临川王府蜂拥而来。
  “诸位冷静、冷静,大王正在共众心腹商讨事情,稍后一定会给江东父老一个交代!”
  事发突然,陈蒨这里各种人事构想都因这一道檄文而被打乱,如今上上下下都惶惶无计,包括临川王这会儿也是心怀纷乱,不知该要如何回应群众的问询,只能暂避府中,由长史沈恪出面来安抚围聚在王府外的群众。
  尽管沈恪平日在郡中也颇具威望,但如今所面临的却是身家性命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刻,再加上平日里临川王也热衷聚拢乡情,此刻乡里群众们自然也都下意识的聚集在此,没有得到确凿的回应和保证之前,全都不肯离开。
  王府外一片嘈杂,王府内也是不断的发生争执、甚至是吵闹,而陈蒨明显还没有从这一番打击当中反应过来,只是神情阴冷的坐在席中,一言不发的看着下属们议论争吵。
  “朝廷如今作此檄文,必是因为受到唐军上下胁迫,穷困无计,不得不尔。大王乃是宗家臂膀英壮,当此时节,尤需奋起勤王、抗击虏贼,决不可置身事外、沽望成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