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7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口如果为大唐所掌控,那么基本上从上游到下游的一系列大江防线便尽在掌握之中,大唐也因此享有了战略和战术上的绝对主动权。平定江东不再是一个问题,区别只在于早晚。
  当然这件事也必然会引起陈昌和南陈朝廷的警惕、甚至是一些过激反应,别的不说,陈昌他老子陈霸先之前就是从京口西进干掉了王僧辩,如今大唐绕过南陈朝廷直接控制京口,究竟意欲何为,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所以这件事一定会影响到大唐与南陈之间的邦交关系,不过跟控制京口之后所获得的更多战术选择相比,陈昌君臣对此是何反应倒也不必过分纠结。
  尤其如今李泰又得到了佛爷们刷的大火箭,有了进一步动用武力的底气,对于后续南陈局势变化的应对能力也有所提升,节奏自然也就可以再快上一些了,不需要再做太多的瞻顾权衡。
  所以在知晓此事后,李泰也并没有责怪若干凤的自作主张,毕竟京口这个南朝重镇摆在面前,大凡稍对江东有所图谋之想,那都难以视而不见。
  只是有一点让他感到比较可乐,徐度其人他倒是没有见过,但是此人早已跟随陈霸先多年,想必年龄也绝不算小,如今却要跟若干凤这小子称兄道弟,李泰一想到那画面就忍不住想笑。
  抛开这些噱念不说,为免局势再生变故,李泰还是迅速的做出了决定与各种安排。
  他先是着员快马加鞭的前往广陵通知若干凤,让其加深与徐度之间的互动往来,在双方开诚布公的前提下,尽快的派驻兵马、实际的占据京口。占据京口之后,则就暂时不需要进行什么更进一步的行动,等候朝廷进一步的指令。
  与此同时,为免建康方面产生什么过激反应与极端动作,李泰又传信给合州总管权景宣,着其率领上游舟师甲兵南下东关、进驻濡须口,在上游保持对建康方面的武力震慑。
  虽然李泰还不太清楚建康方面的兵力部署,但在此之前已经通过交还南川将一部分建康兵力给引出来,再加上陈昌之前又派遣吴明彻率军前往吴郡平叛,所以建康方面的驻军想必不会太多,南陈朝廷直接动用武力反抗的可能也不大。
  李泰并不想眼下就与南陈朝廷彻底的撕破脸,所以在做出兵马过江与武力震慑的安排后,又安排使者前往建康,向陈昌君臣们告知,大唐这一系列的举动并非针对南陈朝廷,而是另有目标,那便是如今坐镇会稽的南陈东扬州刺史侯安都。
  侯安都其人与大唐本有旧怨,之前东西和谈时,其人违反合约偷袭齐军,给那一次的和谈增添波折。之后陈霸先将侯安都安置于会稽,当时李泰也并没有再深入追究。
  如今南陈内反唐声音不乏,而侯安都在其中算是比较活跃的一个,而且其人所坐镇的会稽上连吴中、下接闽浙,并且他还是南陈先主陈霸先麾下开国元从之一,一旦平定江东之战打响,其人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对象。
  所以眼下李泰便先将侯安都当作首先要打击的对象,指定其人作为这一次一系列军事行动的目标。
  之所以不指定陈蒨,那是因为李泰之前说过南川事了后便对陈蒨既往不咎,他身为大唐皇帝总不能言而无信。而且陈蒨所盘踞的吴兴还是比较敏感的,不宜直接作为军事打击的目标,但若是将会稽作为目标,吴兴便也是搂草打兔子跑不了,同时在说辞上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
  所以李泰遣使前往建康告知陈昌君臣,侯安都此人对大唐深有怀恨,之前已经是劣迹斑斑,如今更收留包庇青州残余的北齐贼寇,而且还指使麾下兵众拦截掳掠大唐往返岭南的商船,其人委实罪大恶极,大唐此番出兵便要诛杀此獠!
  这样一个理由,不知陈昌信还是不信,但就算不信,也并不能让他快乐起来。
  大唐方面乃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势必要将这一军事行动推进到底,陈昌就算因此而与大唐彻底反目,也休想指望来自三吴地区的勤王师旅,甚至这些人还巴不得陈昌与大唐交战至死,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奉从陈蒨而继续与大唐敌对交战。
  同时,将侯安都作为目标还能有效的分化三吴地方上的抵抗势力。唇亡齿寒的道理,未必人人懂得,眼下侯安都不断的作死从而激怒了大唐,使得唐军大举进击、誓要将之置于死地,大家跟侯安都又有怎样的交情、犯得上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可以想见,随着这一情况传播到三吴地区,必然会造成民情上的分裂。当然不排除有人洞悉到大唐的险恶用心、认识到唐军的目的就是整个江东而非区区一个侯安都,唯有团结起来抵抗到底才有出路。但也一定会有人心存侥幸之想,抵抗的斗志不够强烈,甚至想献出侯安都以息事宁人。
  对于大唐而言,就可以借由此事甄别出来谁是可以拉拢统战的对象,谁又是平定江东过程中必须要消灭的死硬派!
  当然这也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理由,也是接下来大唐要执行的一个计划。李泰并没有选择直接渡江攻伐,而是先行造势一番,让南陈内部所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尖锐,同时也是进一步的整合能够投入江东作战的力量。
  他又传令给前往岭表桂州作战的李捴,着其结束桂州战事之后便暂停深入岭南的尝试,留驻一部分人马协同湘州刺史李迁哲镇守桂州,其余兵马则快速返回赣江附近,汇同仍然留守江州的史宁,一起经武夷山北麓沿浙江东下,以进击会稽。
  第1328章 擒获华皎
  破冈渎地处建康南面,是一条连接秦淮河与太湖的人工运河,乃是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命人开凿,凿成之后便成为了沟通建康与三吴之间的重要水道。
  到了南梁时期,由于破冈渎本身的渠身规划较为狭窄,便又在其南侧另凿上容渎,侯景之乱中上容渎长期得不到妥善的疏浚管理而壅塞,南陈也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加以疏浚,只能重新启用破冈渎。
  这一条运河流经茅山北面的高岗坡地,其河段因地势而呈阶梯状,通过沿途的堰埭来蓄水放水以维持航道的通行。当有战事发生的时候,这些或高或低的堰埭就成了现成的战争工事。
  吴明彻受命率军离京定乱,当其部伍行至句容南面的时候,先头部队便已经发现了陈蒨心腹华皎所率领的那一支人马。
  华皎听从陈蒨的命令,驻守于破冈渎以拦截建康方面或会南来的师旅,其部伍本来早就活跃在这条通道附近,并且与前往进攻吴郡的部伍一同发动,故而早在数日前便已经就位。
  作为连接建康与三吴之地的传统行道,破冈渎沿线也少不了往来的商旅行人。所以华皎在来到这里后,又分遣部众搜罗拦截那些行商队伍,将人货全都截留下来,故而声势也在快速壮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