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4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外头围观的百姓听到他自报名姓,心中惊愕:“这不是咱们万岁爷吗?”吓得膝盖一软,都跪下山呼万岁。此刻,萧敏端着绣球,大大方方的走上绣球楼:“是朕,朕今日出宫游玩,不想偶遇一佳人。”
  做戏做足全套,他又道:“来人,接郑家女郎进宫。”说完,他携美人坐着轿辇起驾回宫去了。
  ……
  这世上传得最快的就是经人嘴的消息,不到半日,帝妃二人的趣事已经传遍了京城。好多人拍大腿,直呼“哎呀错过了。”,有适龄女儿的,也都将女儿打扮一番,说道:“去沾沾陛下和娘娘的福气,说不定能选个贤婿呢。”,一窝蜂涌到绣球楼去。
  人越来越多很快把绣球楼围得水泄不通,孙媒婆卖力吆喝:“楼下待娶的郎君,全是科举登了黄金甲的,瞧,一个个玉树临风,又官运亨通,不知要做谁家的东床快婿。”
  临近晌午时分,《凤求凰》之乐声再度奏起,有女郎要登楼抛绣球了。
  “是谁家女?”
  只听媒氏姚放高声喊道:“欧阳女郎抛绣球。”
  她呀。
  京兆欧阳世家,杭州知府欧阳菽之女欧阳芷。京城百姓都知道她的择婿条件,一要侯门世家出身,二要是个年少美男子,三要进士及第才能入她的眼……都嘲笑她眼光高了,等着嫁不出去吧。
  众人凝神静气,但见楼上款款走出一女郎,她一登台露面,别人才知道她择婿的条件为何那么高了,这女郎生的如一朵行走的娇花儿,煞是美艳。
  第148章
  孙媒婆跟她是老熟人了, 前几年磨破了嘴皮子跑薄了脚底板,满京城给欧阳芷说婆家都没成,心里头多少有些怨气, 语带嘲讽说道:“女郎芳龄二十一,正是宜室宜家之年, 让咱们瞧瞧她的绣球落在哪位郎君手里,是谁的佳妇。”
  她是拖着长音说“芳龄二十一”这话的。二十一的女子还未出嫁, 在当朝已经是老姑娘了。
  欧阳芷一点儿都不羞恼,她盈盈笑道:“叫婶子瞧笑话了。”说完, 她捧着手里的绣球往楼下一瞥, 却没有抛的打算。
  大约秋风爱管闲事, 想要为她牵一根姻缘线,趁她出神的时候钻了个空子, 卷起一阵风来把欧阳芷手里的绣球给刮了下去。
  “啊……”台下看热闹的观众先是目瞪口呆, 而后腾起一阵哄闹声:“郎君们快抢。”
  那绣球不偏不倚地飘落到一个人的身上,“是孟进士——”, 随后有人惊呼:“呀, 欧阳女郎的绣球抛给了孟进士。”
  来当托的那几个人一起把孟度往前面推:“这是新科进士孟郎君, 气度学识没得挑,女郎真有眼光。”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欧阳芷面色发白,她有些无措地站在那里,细看孟度, 那是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 眉目干净, 虽是四十来岁的年纪,却有一股出尘的俊逸,似一株晚开花的君子兰, 清新儒雅一点儿也不叫人生烦,这才定定神声调发涩道:“孟进士。”
  孟度却把绣球还给了京兆府的书吏,他说道:“在下已年过四十,虽秋风堪怜欲牵红线,却不敢耽误女郎青春,故奉还绣球,愿女郎早日觅得良婿。”
  说完他一拱手转身离开绣球楼。
  楼上的孙媒婆不禁叹道:“孟进士不贪青春美色,真是位君子。”她把绣球从书吏手里接过来还给欧阳芷:“女郎,这下拿稳了。”
  欧阳芷不自在地对围观的人屈膝施了一礼,她又将绣球还于孙媒婆,退回阁楼之内,不肯再出来接着抛绣球择婿。
  京兆府的媒氏姚放给孙媒婆使了个眼色,要她赶紧揭过这一节去,她会意地笑了笑道:“想是婆子我与人做媒拿的赏钱多,天上的风神见了眼红,要抢婆子我的饭碗,可媒人哪是那么好做的,您瞧瞧,他失手了吧?”
  一席话逗得人哈哈大笑:“是了,这风神做媒不老练,孙婆子,快再请一位女郎出来呀,叫咱们瞧瞧你做媒的本事。”
  孙媒婆跟着笑道:“各位莫急,这就来。”
  她又饶了会儿舌,玩笑一阵子,绣球楼里才再次响起《凤求凰》的曲子,有女郎登楼来抛绣球了。
  “这是寿宁侯许家的女郎,年芳二八,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孙媒婆把随后登楼的许家女郎夸了个天上有地下无的:“看看哪位郎君有这个福气娶得佳人归哟……”
  许家女郎矜持地往楼下的人堆里扫去一眼,没有入她眼的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