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说,本朝的男子到了二十六岁,女子到了二十二岁,如果不是因为守孝或者公务在身,比如史玉皎这样的,或者孟度本有婚约,但别人辜负了他……耽误嫁娶,那么要惩罚他们的父母,还要收税,罚钱。
  在古代,无故不婚嫁,是罪!
  比如《晋书》就记载“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说的是谁家的闺女到了十七岁还没出嫁,官府就要给她分配丈夫了。赤果果强迫女子嫁人。
  就算后世觉得最开明的唐代,贞观治下,律例也规定女子十五、男子二十须婚嫁,那会儿各州的父母官负责给当地到了婚配岁数的男女说媒,不过,李二凤是相对开明的,他在诏令中说,说媒要尊重男女意愿,嗯,不强行婚配……
  翻开史书,没有哪个朝代允许男女一直单身!都容不下单身狗!
  沈持:有点可怕。
  就问你还想不想穿越了。对祖传三代的宅男宅女,他真心劝诫最好轻易不要幻想穿越。
  不过好在当朝太平年月,多地人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旺盛,尽管当朝的律例有这条规定,但很少真有官府去追究谁到了岁数不婚不嫁,父母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沈持揶揄他道:“挚一兄还是不要那么挑的,不然引领了京城里不婚不嫁的风气,本官可要为难了。”
  “本官可不想去说媒。”
  近年来京城中,各世家的女子相不中郎君,不嫁,男子看不上门当户对的女子,不娶之现象愈演愈烈,京兆府人口增速其实并不理想。
  沈持:万一这事儿愈演愈烈,他就不得已去当红娘给这些挑剔的郎君女郎说媒催婚了。
  一想就觉得爹味熏人。
  林瑄赖皮地笑道:“别担忧,有什么事能难倒归玉兄你呢。”
  第145章
  沈持笑笑, 没有反驳他:“借新科状元挚一兄吉言,但愿在下此生无难事。”呵,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今的花市比先前大了许多, 他俩走走停停逛完出来又渴又饿,出来都拿眼睛瞟着哪里有卖水喝的、卖点心吃的, 但最近的糖水铺子也得在半里地之外,林瑄说道:“来这里买花的人这么多, 附近却不见有卖吃喝的摊子,真不便利。”
  沈持:“是了。”
  林瑄随手将一直芍药簪在鬓边, 又递给沈持一朵, 示意他也簪花:“这可就是京兆府不作为了。”
  在当朝, 小商小贩想要开铺子或者摆摊,需要向衙门申请“店簿”——类似后世的营业执照, 以便于衙门进行管理和征商税, 而京城的店簿属于特别难申请到的,无他, 京兆府觉得, 商贩一多, 把城里弄得又脏又乱不说,还容易滋事,早些年为了省事,干脆减少或者不发放店簿, 免去治理上的一些麻烦事。
  对此, 不少人京城人士颇有非议。
  沈持接过他递过来的芍药, 也同他一样簪在左鬓边,款款而行。他二人只顾着说话,却不知早引来多少行人的目光, 路过的女郎们拿着团扇半遮脸面,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裳裳者华,芸其黄矣。1”
  “公子只应见画,行若流云,步生莲花。2”
  “我知道‘且插梅花醉洛阳’是何等的风流姿态了。”
  “……”
  越往前走身边的人越多,沈持这才后知后觉:“……”是来看他俩的。他大大方方地说道:“在下京兆少尹沈持,这位是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林大人,在下已有婚约,林状元还未有……”
  来吧女郎们,看看林状元这风姿,你们谁大胆一些示个爱成就一段姻缘佳话呢。
  林瑄投过来一个杀气腾腾的眼神,涨红着脸小声道:“住嘴啊归玉兄……”
  他抬脚继续往前行走时,蓦地不经意一瞥,隔着帷帽撞进一双秋水盈盈的杏眸里,对视的一瞬,二人都瞧着对方,痴了。
  沈持拍了他一下笑道:“挚一兄,别光顾着看美人儿,快问问是哪家的女郎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