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那个天天挨打的小破孩啊。
  沈持:“……”
  她总是要回来婚嫁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让他怔在那里,是啊,史玉皎二十岁了,待字闺中正是婚嫁之年,别人会给她做媒,遇到合适的郎君,史家也会应下这门亲事。
  史小将军出嫁。
  他越想越有点不是滋味。
  当年读到“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1”这句词时,沈持不太懂,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处他却看得一头雾水,咂摸不出词人的愁绪来,可这几日,他时不时会想起她的十三岁那年秦州府初见时的狻猊银面,去年年初在通州府再见时风拂起她的帷帽,舒展英气的眉眼,还有在黔州府戍军大营时她的一身铁甲……终于懂了词人的种种“思量”是怎么来的了,唉,如今才知晓。
  史家这边。
  柳家上门来给史玉皎提亲,她两个叔伯竟觉得是好事:“柳家是陛下娘舅家,家风端正,族中郎君又多出仕,是门好亲事。”
  又说:“三娘老大不小了,能嫁给柳家郎君是她高攀。”
  “……”
  柳家何等富贵,这不比她在边关拿血肉之躯填进去挣功名强的多。
  然而史玉皎的娘,史家二房夫人姜秀宁说什么也不同意:“听闻柳四郎身子弱,从他屋中走出府都要大喘气,那浏国公周家骗婚舒五娘的事才多久你们就给忘了,万一他有个好歹,这不是要三娘嫁过去守寡吗?”
  她儿子史玉蛟身子骨不好,便不打算娶妻了,省得祸害人家闺女。
  大伯子小叔子要去找史老夫人说话,被武将之家出身的姜夫人操起软鞭吓唬一通:“你们愿意攀附柳家你们送你们的女儿去,想让我的三娘往火坑里跳可不行,别说柳家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成。”
  她的话原封不动被人传到了柳家,慈乐侯柳潭怒了:“史家二夫人真是这么说的?”他小儿子柳季华虽病弱,但哪里就要死了呢。
  嚼舌的小人:“是的侯爷,史家二房太不识抬举。”
  柳潭:“那只好请圣上下旨赐婚了。”到这儿已经不是非史玉皎这个儿媳妇不娶了,而是咽不下这口气。
  据说柳家给皇帝萧敏上折子的第二天,史二夫人一点秋水中带怒,直接拎着鞭子等在百官清晨上早朝的路上,拦着慈乐侯柳潭要抽他鞭子。
  她此举连皇帝萧敏都惊动了。
  帝一时兴起登上皇宫的门楼去看戏,远远瞧见史二夫人清素衣裙杏目含怒,另是一番俏丽,说道:“怪不得舅舅为四表弟求娶她女儿,见其母知其女,习武的女子自是不同。”
  眼看着她真格要动鞭子抽人了,萧敏忙叫御林军去拦下:“传朕的话,就说史家不愿意,柳家断然没有强娶的道理,这门亲事作罢了。”
  并让人赏给史家一匹黎锦,用来安抚史二夫人。
  大太监丁吉带着两个小太监去后宫找周淑妃要黎锦——儋州府进贡的黎锦很少,都存在后宫的府库之中,她问:“柳家与史家的婚事,说成了?”
  丁吉:“没成。陛下今日见到史二夫人改了主意,说史家不情愿便叫柳家作罢,另寻佳媳。”
  周淑妃品着“见到史二夫人改了主意”,面色难看:“……”
  这个朝代黎锦出产的特别少,但又比蜀锦精美许多,一匹价值十两金,她每年才舍得用它裁一套衣裳,跟宝贝似的供着。
  但又不能拂逆皇帝的旨意,只好不情不愿地让人去府库取出一匹黎锦赐给史二夫人。
  到了夜里,周淑妃卸下头上的金钗,问大宫女周枚:“你说,陛下不会看上她了吧?”
  最近不见萧敏来后宫,连郑才人那头也不去了,也难怪周淑妃想些有的没得。
  周枚:“娘娘您想哪儿去了,史二夫人和咱们陛下差不多年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