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持有点为难,京兆府要是此次照律例量刑,那是待他们宽了,不痛不痒的无人惧怕,往后会有抓不尽的贼。要是走捷径用酷刑或杀之震慑住贼,传出去,他日后也得担个酷吏的名头,成为一辈子甩不掉的污点,而且,用酷刑时得费刑具,杀人又要费刀,京兆府还得往里头搭钱,看起来不是很划算。
  但在狱中关着又每天得给他们吃饭,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耗费钱财。
  难办啊!
  第126章
  捉完贼的第二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按本朝的律例,各衙门休沐两日。
  接到同年李颐宴请的帖子,上面卷着一根细细长长的菖蒲, 沈持这才反应过来:啊哦,过端午了, 明日不用上早朝,亦不用来京兆府上值, 暂不需要思如何处置这些贼的事了。
  老天怜我!
  他在心中笑了笑,到当日散值时飞也似地遁了。生怕京兆尹温至想起来问他拿这些贼怎么办。
  沈家的大门上挂着一束新鲜的艾草, 灶房里飘出粽子叶的香气, 沈持他娘朱氏带着沈月在包粽子:“阿月, 晚会儿给你爷奶写个信回去,捎点儿京城里的东西, 再问问家中有没有人上门给阿池说亲的。”
  来京城有小半年, 她算是看出来了,在权势堆叠而成的天子脚下, 阿池一个没有高门大户出身的孩子, 想娶亲太难了。至于说那些穷书生娶了相府小姐侯门闺秀的, 都是说书人嘴里胡编乱造的故事罢了,她不敢替阿池肖想这种美事,还是从禄县择一户好人家的女儿最是妥当。
  沈月手里正拿红绳在缠包好的粽子:“阿娘,哥……不会娶……”
  “他不娶, ”朱氏不解地说道:“还能打一辈子光棍?”
  “阿娘, 京城男子多在……弱冠, ”她说了好几遍才说清楚“弱冠”两个字:“之年才娶亲,哥……还小……”
  弱冠之年是二十岁,沈持今年才十八。
  朱氏:可京城里的那些郎君, 听说屋里头都放了通房丫头的,日夜贴身服侍着主子,跟娶亲又有什么差别。
  当然这话她是不能跟闺女沈月说的:“总要慢慢给他张罗起来的。”
  沈月反驳不了她娘,只默默地裹着粽子。朱氏看着她心中也是无比的发愁,十四了,正是说婆家的年纪,偏偏连话都还说不清楚,怎么好嫁人。
  此时,沈煌从外面乐悠悠地晃回来,进门后兴冲冲地说道:“这贼一抓,街头巷尾的人都在说阿池的好。”
  朱氏冲着他冷哼一声:“天天光操心些没用的,正经事是一样不干。”
  也不瞧瞧儿子、闺女多大了,俩人的亲事都没还影呢,这爹是咋当的。
  沈煌被媳妇儿抱怨一通甩了脸子,一头雾水:“……”
  莫非天天在家吃白饭被多嫌了,他很苦恼。
  沈持从京兆府回到家,就看见沈煌跟犯了错的孩子一样站在院子里,又委屈又羞惭,讶道:“爹,你这是怎么了?”
  沈煌:“……没什么,闲的。”
  沈持:“……”他心道:看着爹娘是跟着自己来京城享福的,实则迁离故土,举目无亲,每日无所事事,心中挺苦闷的吧。
  “爹,要不,我给家中写信接爷奶来京城小住一阵子吧?”老人家乡土观念重,断然不会跟着他在京城长住。
  沈煌犹豫了下,不好给沈持的孝心泼冷水:“也好。”
  沈持于是回房给远在禄县的沈山写信,他正好打算让赵蟾桂回家省亲,到时候顺带接二老来京。
  他将想法同赵蟾桂一说,这孩子有些犹豫:“一去一回少说得二十来天,大人你这边……”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沈持:“赵大哥你安心回家看看赵秀才,再替我探望一下孟夫子,还有周夫子江兄、裴兄和岑兄他们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