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0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新知府就任,就让这孩子回去一趟,在家里成个亲,老大不小了天天看话本也不是个事儿。
  沈持微整官服迎出来:“丁公公。”
  “唉哟,”丁逢见着他晓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缩着肩半垂着头——宫中太监惯常的体态:“沈大人,多日不见了。”
  先前他去樊武客栈传旨见过一回,一晃就好几个月过去了。
  沈持:“公公远道而来,快请进屋坐坐。”
  丁逢一俯微仰一笑,声调细但沙哑,许是赶路赶的:“咱家是办事路过黔州府,给沈大人捎句话,咱家干爹说,日后沈大人回京他定有重谢。”
  “那么,”沈持拱手道:“在下先谢谢丁公公了。”
  “咱家公公高升了,”丁逢拿眼睛瞟着沈持:“上回立了大功,封了从二品的殿前公公。”
  沈持:“……”他不懂宫中太监什么品阶又如何高升,只是好奇,从二品的公公和从二品的官员见了面,谁为尊呢。
  还有,去接一趟绣娘能捞到这么多功劳?
  “这次儋州绣娘里头有个女子,”丁逢继续说着丁吉的功劳:“甚得陛下欢心,见了一面便封为才人,她日后飞上枝头也会记得大人的恩情。”
  沈持:“……多谢公公吉言。”
  第109章
  丁逢小而干的身子罩在宽大的太监袍服中, 他站在沈持对面,晃眼一看,仿佛是洗过的衣裳晾在低矮的衣架上:“话儿都带到了, 咱家不敢多留,告辞了沈大人。”
  沈持送他出去:“那在下便不留公公了, 公公慢走。”
  送到门口,丁逢说道:“沈大人留步吧。”沈持拱手目送他走。
  谁知道就在这时候, 他又忽然回过身来凑近沈持说道:“沈大人,听说吏部选了光禄寺少卿周大珏前来接任黔州知府, 很快就要发公文了。”
  周大珏。
  这人是禄县人, 是沈持的同乡, 在当年是出了名的神童。
  “多谢公公告知。”沈持微微笑道。
  这是告诉他快要离黔回京了吗。
  送走丁逢,沈持回到府衙将丁吉送的礼检查一遍, 满满一大箱子都是京城的一些土仪特产, 精挑细选给足了心意,又不值什么钱, 让收礼者不会落下诟病, 人情世故做到极致, 叫谁都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
  “大人,”赵蟾桂问他:“这个咱们收下?”
  沈持眸光微动:“挑拣一些送给韩大人,余下的分给其他人。”
  赵蟾桂拿出本子,一样一样记下来。
  沈持则在写信, 五月份从禄县出来的时候, 孟度正在病中, 他心中一直有些担忧,因而头一封信是写给他那嫡室孟夫子的,他在心中说了铜仁县朱砂矿的事情, 又说了黔地的风土人情,拉拉杂杂写了半天才搁笔。
  缄封后,他挑了一根云纹紫金砂发簪,打算一块儿寄送。想了想又在信中添了一句“我与先生,夙期已久,废话不多说啦。”,弄好后,他又给江载雪和裴惟写回信,祝贺两位挚友高中桂榜云云,每人附赠紫金砂文昌笔一支,三寸来长的大小,可把玩可当挂件,预祝二人在明年的春闱中早登科。
  ……
  最后一封信,沈持是写给王渊的,他斟酌着词句,从工部观政到暂代黔州知府,向先生请教官场的种种事宜,一直写到当晚的二更天,装入信封之前扫一遍,没有什么感情似的,字里行间都很理性疏离,他在心里笑了笑:他跟王渊这才像师生,而同孟夫子,似乎更像父子。
  他手写的这些信,与朱砂发簪、小物件儿等等,明日将一道交给驿站,送到各惦记的人手里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