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85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岁,万岁,万万岁!”余人都是立刻奉诏:“臣等谨遵先帝遗诏!”
  “国不可一日无君。”赵旭见大臣奉诏,心里一块石落地,说:“先帝御体尚未入梓奉安,即请太孙即位,主持一切大政。”
  说罢搀起恸哭伏地不起的太孙,请换了衣衫,坐了御座。
  待太孙坐定,有礼官高呼:“群臣拜新君——”
  声音洪亮有力,传出殿外。
  接着,百官个个神情雍穆,只听齐声跪拜呐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下方再次拜倒一片,殿外官员也都同时三跪九叩。
  高坐在御座上,听着耳中传来的呼喊声,苏子籍垂下眼帘,心中悲喜交集。
  “诸卿平身吧。”
  “谢万岁!”
  一拜一谢之后,下面就是第一次朝会。
  内阁首相赵旭站在最前排,这时才脸色发白,悲哀满腔,眸中含着泪水。
  大行皇帝年轻时,很早就参与军政之事,因此被太祖注视。
  几番周折,太祖下了决心,废长立幼,立为太子。
  为什么?
  太祖削平天下大半,在位不过10年,但还有边疆未平,又遇水旱蝗风灾年,连绵不绝,起事累累迭起。
  非才能过人,不能承天下。
  可以说,如果太祖多活10年,完全削平天下,那天下选嫡长不选贤能,大行皇帝就没有这机会。
  但没有如果,大行皇帝即位后,就面临内忧外患。
  登基次年,就有边疆入侵,带甲十万,号称三十万,一时举国震动。
  皇帝夙兴夜寐,除弊求治。任贤去邪,谋定方略。
  耗时三年,终于扫平所有边疆,当时皇帝大喜,拜见祖宗,一时间意气风发……赵旭都记得。
  以后二十年,事必躬亲,以俭德著称,宫廷开支一减又减,才终于换得了太平。
  想到当年皇帝信重自己,一路青云,直到首相,而自己也不负所望,总算有补于气数……想必千秋之后,青史之上,总是能列入良相。
  只是,天下事没有崩坏,却遇到皇室内乱……
  一夜二逼宫,逼杀皇帝,无论如何粉饰,后世令名,终是有损。
  想到这里,赵旭就心中悲来。
  少年新帝,真能承担起社稷?
  从本心上说,内阁最初倾向于成年皇子……齐王,蜀王,甚至鲁王都可以,所以封太孙时才会迟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