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1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啊,这不是国家开始推菜篮子工程嘛。咱老家的菜农算是赶上了,本来就挣钱,再有补助,好家伙,好几个镇上,都不种主粮了,专门种菜。主要还是葱、蒜、胡萝卜、白菜和大萝卜。
  咱县城里原来的批发市场,施展不开了,在北郊专门建了老大老大一个三辣交易市场,一半供国内,一半出口。出口的好像还要更多一点儿。
  厂子产量多多少少能有点影响,但是价涨了,总体来说,利润还是涨的。
  咱们老县城的城区,你们好几年没回了,现在回去看看,外界都传什么塞外小江南,富得流油。哈哈,这是咱们说,早年随便做点买卖的,现在可不是都富着呢。
  上班的,挣得少是少,好在一个稳定。再加上这些年,拆迁占地,都随着单位往外挪动,也都换了大房子,手里还都有钱,不说像做买卖的一样手里余钱那么些吧,肯定也不缺钱用。
  只要不败家,没有吃喝嫖赌。我敢说,县城的老户,没有穷的。
  现在扩出去的,原来郊区的地方,新建的房子是越建越好,外来的人也多,都是打工的,苦点儿累点儿,肯干的话,也比外面挣得多。
  这些年,咱那地方,送出去多少大领导了。一个两个的,干上一任,全升官了。你家沈长官那就是老洼金的名片。
  这回他再回东北,老家多少人都念叨,咋就没回寒省呢……”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也算是沈默一任县太爷没白干。
  洛清微笑着给解释,“不能回原籍任职,这是有规定的。”
  除非是一辈子没挪窝,一路从基础走上去的。
  沈默这种的,不行。
  “你们怎么样啊?还适应吧?听说那位宋书记可不好惹,我原本寻思着乐乐毕业,就到楚池市开分店,让她干。先期跟张燕来过好几回楚池看市场。
  每次来都是修路修路修路的,各种修修修,来一趟那个费劲。连路边做买卖的小商小贩都知道,宋书记要政绩,想当省长呢。”
  哎哟,这知道得还挺多。
  “张燕在这边儿有生意?还真没听她提过。”
  “有啊,解放路那个飞燕商城就是她的,说是跟这边一个什么公子合作的,非常有实力,从批地到建设到开业,一路绿灯。我原来打算就是在她那商城的一楼租个门市的。位置特别好,离火车站、客车站、省医院和批发市场都不远,是市里人流最大的地方。”
  这也正常,就像当年齐市的廖小伟,有他参与的买卖,肯定要更顺利一些。到哪里都免不了这样的人存在,京城都有,别说外面了。
  只要合法合规,不违法,谁也不能说啥。
  “我们到哪都一样,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把啥工作干好呗。沈默是二把手,听领导的干活。我这都没影儿的级别,就挂个名儿,没啥具体工作,哪里需要大夫,我顶一下,消停的等退休了。”
  等退休?
  才说完这话,回省城的路上,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又是一顿训,嫌弃她懒,不写论文。
  “……你才刚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咋这么没有上进心呢?正好儿,趁这个机会,把博士论文写了,之前你参与救治的那个小战士的手术,不正是好病例嘛。人家于大夫和王大夫都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了。就你,懒得一个字没看着。
  你抓点儿紧。正好景省那边儿一个省大要合并医学院,一个劲的来找我,省医院的院长也不是外人,是我小师弟,算你师叔,他消息灵通,知道你调过去了,大小也算他领导,没好意思直接找你,怕人说他拍马屁,找到我这儿了。意思是想让你帮着把省大的中医院和省医院的中医科给搞起来。”
  洛清微一听就明白了,她一副厅,又不是教育部门的,不管这些。他们也不是单纯的冲着她医术来的,是冲着她的人脉,特别这些年在大学里的师门和学生来的。
  她一个人,医术再好能干多少事儿?何况还有主职工作。
  这么一想,就回老师,“行,我回去就去找小师叔去,看他需要。我帮着联系联系我的师兄弟姐妹,我也教了十几年的课,也有那么几个能提得起来的学生,水平也还行。”
  医术这事儿,就是带教,带着教呗。
  重要的是,得有能带教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