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佐:打仗还需要当场调拨粮草吗!
  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军有军法,臣难道还要去现场断案吗!
  张辅:北京城距离边关一步之遥,哪里需要如此劳师动众!
  ……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和王振带着大军出发,十七日,到达龙虎台(今北京昌平区西南)。】
  【由于组织不当,将士多为新兵,巡夜的士兵不小心弄出了一些声响,结果睡梦中的一部分官军以为敌军来袭,惊慌而起,乱作一团。虽然误会很快就澄清了,但是这一场虚惊无疑给出征带来了不详的征兆。】
  王翦捂着自己的额头,眉头皱的死紧,“军纪散漫,不成体系,未经训练,乌合之众!”
  蒙恬:“这支军队完了。”
  韩信:“统兵打仗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若不能如臂使指,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大军一路北上,十九日过居庸关,二十日过榆林,二十一日到达怀来。二十三日,到达宣府。】
  【这一路上,因组织不畅造成的麻烦事不断发生,兵部尚书邝埜在行军途中跌落马下,受了重伤,只能勉强随行。再加上北方正值雨季,风雨不断,道路泥泞,大军还没有到达大同,就已经出现了饿死、冻死的士兵。】
  霍去病:“从舆图上看,北京到大同不过七百里,在国境内行军,居然如此迟缓臃肿。”他可是能够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的闪电战开创者!
  卫青也对这支军队看不上眼:“这才七月天,居然有人冻死,定是因为饥饿失温而死。”大汉的军队也时常在秋季出兵匈奴,便是草原上昼夜温差大,也没有在夏日便冻死人的。
  刘彻看热闹不嫌事大:“啧啧!这才出发几日,尚未到达战场,就已经粮草不足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振不想着解决问题,只一味的像是驱赶牲口一样驱赶着大军前进。】
  【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屡次上书请求撤军,王振都断然拒绝,还罚他们跪在草地上,以彰显自己的威风。成国公朱勇向王振“奏”事,甚至需要“膝行向前”……】
  邝埜面色涨红,王佐深感羞辱,朱勇火气上涌,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永乐朝的朱能则用委屈的眼神看着朱棣,为自家儿子委屈,他什么话都没说,却分明什么话都说了。
  朱棣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些跟着自己靖难起家的老伙计,只能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太子和太孙身上。
  朱高炽、朱瞻基:……
  【七月二十八日,大军到达了阳和城,王振和朱祁镇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战场——数日前明军在这里战败,到了今日依旧尸横遍野,鲜血满地……】
  【王振和朱祁镇都被战场的惨状吓坏了,这和他们想象中的战争不一样。他们想象中,自己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被千军万马簇拥着,一声令下,大军潮涌而出,一波推平敌军,大明取得胜利,凯旋而归,他们则为大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
  【而眼前看到的一切,却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朱棣一口老血梗在喉头:“这对昏君奸臣,真乃愚蠢、无知的代名词!”
  【八月一日,大军终于到达了大同城,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秘密报告王振,说大明的军队根本打不过瓦剌人,瓦剌人杀人如麻,太可怕了!王振被吓得不轻,立刻传令,第二日大军就撤出了大同!】
  【就这样,大明的军队从北京到大同,还没有见到敌人就班师回撤,如同儿戏!】
  朱元璋也承受不住了,将手边能砸的东西都砸了:“还有没有护心丸,朕心口疼!”
  第539章 土木之变
  【便是撤退,王振也完全没有章法。王振想从紫荆关退兵,只因为这条路可以途经他的家乡蔚州,他想带着朱祁镇驾幸他的府第,向家乡父老显示自己的威风,光宗耀祖!】
  【但走了40多里后,王振又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他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方向行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