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根桅杆可以挂更多的帆,从而提供更大的动力,使帆船能够更快地航行。”
  “卧桅可以增加帆船的帆面积,从而提高航行速度。如果风向突然改变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时,卧桅还可以起到稳定船体的作用。”
  ……
  【经过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到了明朝已经有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白天用指南针导航,晚上则可以用星斗和水罗盘定向来保持航向,也就是所谓的“牵星术”!】
  评论区
  “牵星板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导航技术!”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让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
  刘彻:“天幕是真的想要教会我们远洋航行啊。”
  朱标:“花费这么多篇幅为郑和下西洋做铺垫,可见后人多么重视此事。”
  朱元璋:“……”
  【为了方便下西洋途中的补给,朱棣还派遣尹庆出使古里、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爪哇和苏门答腊,并以强大的兵力控制住了安南,将其纳入明朝版图!】
  【万事俱备,郑和开始了自己的伟大旅程!】
  评论区
  “据说,朱棣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才下西洋的。”
  朱棣:“野史,这都是野史!先不说朱允炆能不能对朕的皇位造成威胁,若只是为了寻找朱允炆,朕何必几次三番的下西洋!”
  朱高煦:“是啊,父皇分明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
  朱高炽:父皇还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威望,好大喜功,夸多斗靡,耀兵异域!
  当然,这样的话太子爷是不敢说出口的……
  【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7月11日,郑和与副使王景弘率领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船队中包括将士、水手、翻译、医生等各类人员,共计27800余人。】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访了占城、爪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他们都宣布明朝皇帝的诏书,赏赐当地的君主和酋长,并进行贸易交流。】
  评论区
  “占城是越南中部的一座城市,就在郑和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张辅带着明军顺利讨平安南,在陆路上威胁东南亚,与郑和相互呼应!”
  ……
  【当郑和船队到达爪哇时,正值爪哇东西二王交战。西爪哇灭东爪哇。郑和船队的部族登陆进行贸易,被误认为东王的军队,有170人被杀害。面对此事,郑和保持了绝对的冷静,让这件事情得以和平解决。】
  【当然,若是有人认为大明软弱好欺,郑和也会亮出自己的爪子,将其一击毙命!】
  【当郑和船队经过三佛齐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时,当地的广东移民领袖施进卿来报,陈说海盗陈祖义的凶横残暴,希望大明能为他们做主!】
  评论区
  “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做了海盗。”
  “他盘聚在马六甲海峡十几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盗头目之一,最鼎盛的时候成员超过万人,他们劫掠过往船只,攻陷沿海城镇,南洋一些国家甚至还要向其纳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