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较于朱元璋的锋芒毕露锱铢必较,太子朱标生性宽和,温文儒雅,对群臣和百姓更有同理心。】
  【作为长兄,朱标宽宏大量,十分仁慈,对于弟弟们百般照顾。在弟弟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善良大方的好哥哥。在监国期间,朱标负责官员的选拔和任免,他的势力已经遍布天下,更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拥护和支持。】
  刘彻心里暗想,这朱元璋也太相信他儿子了吧,若是太子有异心,岂不是很容易就能改朝换代!
  评论区
  “若是朱标想穿龙袍,怕是朱元璋都会将自己的龙袍给他。”
  朱标嘴角抽搐:在你们心中,本宫就这么没有分寸!
  朱元璋却深以为然,咱的皇位将来定是太子的,现在多历练历练,将来也能顺利接咱的班。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以江南地薄,颇有迁都之意”,于是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与洛阳,为迁都作准备。】
  【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的地形,最终“志欲定都洛阳,归而献图”。但不幸的是朱标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病了,在生病期间他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新都的事。】
  【次年,朱标病逝,享年三十七岁,谥号懿文太子。这对年近七十的朱元璋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了。】
  朱元璋老泪纵横:“标儿,你怎么忍心,怎么忍心让老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标忙劝慰老父亲:“儿臣现在好好的,我们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将来定会有所改变的。”
  朱元璋强硬道:“不是有所改变,是必须改变!”
  王朝继承人的死亡让朱元璋下定决心发展医学!
  秦王朱樉一边为大哥的死悲伤,一边也在暗暗欣喜,大哥死了,自己就是嫡长子,这个太子之位就是他的掌中之物了!
  老三晋王比秦王稍微冷静一些,他想着天幕曾说二哥多行不法,在父皇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死了,那自己就是最年长的皇子,还是嫡子,这太子之位怎么算都是自己的!
  至于朱棣则在暗暗期盼,希望自己将来的皇位是老头子亲自交到自己手上的,那他就不必再担心哪天被老头子暗中处理了!
  虽然都是儿子,但他们所有人加起来怕是都不及太子大哥的分量,若是再加上大明江山的稳固,朱元璋真能拿朱棣开刀……
  【朱标死时,朱元璋也将近七十岁了,他必须为王朝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虽然他还有二十多个儿子,四个嫡子,但他却越过了儿子们,选择了朱标的儿子作为皇太孙!】
  秦王和晋王眼中的光芒瞬间消失,他们顿时有些不忿:凭什么啊!大哥做太子他们服气,但大哥都死了,凭什么太子之位还轮不到他们!
  朱棣也是心下一沉,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朱标的太子妃常氏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在生朱允熥的时候难产而死。】
  朱标眉头皱的死紧,他的太子妃已经身怀有孕,分娩之期就在明年……
  【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的外家是开国功臣常遇春,虽然常遇春已死,但他的儿子承袭了他的爵位,再加上常遇春的妻弟蓝玉也是明朝有名的将领,有他们相助,朱雄英勉强能坐稳这个皇太孙之位。】
  【但这一切都是如果,因为朱雄英早在洪武十五年就去世了……】
  马皇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什么!天幕说的是雄英?”
  朱元璋和朱标也不敢置信,天幕没有说明死亡原因,只可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此刻的他们无比后悔,恨不得将日常之时事无巨细的都记录下来传到后世。
  【太子妃常氏去世后,次妃吕氏被扶正,她的儿子朱允炆,成功升级为事实上的嫡长子。因此,皇太孙的归属就在朱允炆与朱允熥之间。】
  朱标强行压下接连丧妻丧子的悲痛,冷静的思考着其中的关系。
  这件事中,吕氏母子是最大的受益者,会不会与她有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