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宋徽宗,比如秦桧!”
  朱元璋:“原来如此!”
  【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原本也是针对士大夫的,希望他们可以心中有道义,为国家效力。这里的“天理”指的是儒家的道德准则,“人欲”则是指超出维持人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道德的行为。】
  【然而,后人却将这些观点强加于女性身上,要求她们放弃个人欲望,服从男性的统治和压迫!】
  朱熹:感谢天幕为老夫正名!
  【大宋王朝经历靖康之耻后,从盛极一时到偏安一方,以朱熹为首的士大夫阶层深感悲痛,一心雪耻。因此,程朱理学强调君子的气节和道德准则,旨在激发士大夫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可惜,在元朝到民国期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尤其是针对女性,程朱理学的道德准则被曲解和强化,导致女性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和束缚。】
  【到了明朝,女性的地位更加地下!】
  评论区
  “明朝初年还好一些,比如朱棣的妻子徐皇后就是有名的女诸生,才学出众,博闻广识。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
  “明朝法律虽然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女性可以继承财产,但这一权利往往受到家族规矩和传统习俗的制约。在实际操作中,女性往往难以享受到与男性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未出嫁的女性要等到家中没有任何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才能握有财产继承权。而已婚女性在丈夫去世后,除非她们为夫家守节,否则难以保有丈夫的财产。”
  “明朝法律对女性犯罪的处罚往往比对男性更为严厉,在夫妻双方同时犯罪的情况下,女性会受到更重的处罚。”
  “而且,女性需要在丈夫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提出离婚,即使女性成功离婚,她们也可能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和歧视。”
  “朱元璋时代的普通百姓是整个封建社会待遇最好的,但作为一个女性,我宁愿到秦朝服徭役,也不想去明朝受压迫!”
  ……
  【贞节牌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但明朝时期开始正式的、大规模的建造。明朝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贞节牌坊建造的规范与流程,并将其作为一种弘扬女性贞节的重要途径。这些牌坊不仅是对女性的精神枷锁,更是对她们自由生活的剥夺!】
  评论区
  “贞节牌坊就是对女性的一种压迫,因为它要求女性为了所谓的贞节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许多女性因为无法忍受守寡的孤独和痛苦而被迫自杀或自杀殉道。”
  ……
  秦始皇:“朕定下的制度传到后面总会变样!”
  刘彻:“朕罢黜百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百家,统一思想,没想到后世的皇帝都被儒家利用了!”
  李世民:“任何制度都要因时而变,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很多东西早就该有所调整了。”
  朱元璋:“咱只是想通过建造贞节牌坊,树立了一批贞节女性的榜样,以此鼓励其他女性效仿,将元朝那种男女关系中的乱象一扫而空!”
  马皇后:“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下面的人看你的喜好,为了自己的政绩,怕不是会强迫女性守寡或殉情!”
  朱标:“是啊,父皇,如今天下刚刚结束战乱,一切百废待兴,朝廷应鼓励民间寡妇改嫁,增加人口啊。”
  朱元璋有些烦躁:“咱当然知道这些,可是男性在智力、体力和社会地位上都优于女性,女性应该服从男性的领导和安排啊!”
  这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全社会的共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他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其中也包括对女性的压迫。比如,他颁布了《教女论》强调女性的贞洁和顺从,并鼓励女性为家庭、丈夫、儿子守节。】
  【之后的明朝统治者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对女性的压迫和限制,控制家庭和社会秩序,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