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棉花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棉纺织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明朝中叶以后,所有百姓不论贵贱都穿着棉布做的衣服御寒。】
  【棉花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棉纺织品的出口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到了明朝末年,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已经很普遍了,还出口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到了清朝,棉花更是已经出口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虽然明清时期,中国闭关锁国,并未直接参与工业革命,但棉花作为全球贸易中重要的商品,依旧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评论区
  “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开始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
  “黑奴贸易的扩张也与棉花有关。”
  ……
  这样的联系让明清两朝的帝王更加憋屈,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自家的东西被别人倒卖,还收获了高价利润,这比自己亏了还要难受!
  【明朝的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两大类,官田在明初占有一定比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侵蚀为私有。】
  【朱元璋实施了十分优惠的垦荒政策,垦荒出来的田地就是农家自己的,还可以免税三年。在这样的政策的支持下,全国新垦田面积大幅增加。】
  【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再这样政策下,军粮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
  【商屯则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屯边军队军粮的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始皇:“大善!若是那些富商豪强愿意到九原郡、岭南等地屯田,朕也可以给他们足够的优惠政策。”
  汉武:“只要能在边疆囤积足够的粮草,便相当于节省了数倍的粮食。”
  ……
  【元朝的官绅富户都想尽办法偷漏税,在明朝初年也屡禁不止,江浙一带的富户为了逃避赋役,想出了许多办法,他们将自家名下的财产分割,再假托在别人名下,降低户等,这种方法被称为“铁脚诡寄”。】
  【朱元璋自然不会听之任之,除了严厉打击外,他还下令编造土地簿册——“鱼鳞图册”,按照其税粮多寡,定为几区,每区设粮长四人,让他们集合里甲耆民测量田亩,绘制成图,写上田主的名字及田地面积编类为册,由于图上所绘的样子很像鱼鳞,故而被称为“鱼鳞图册”。】
  【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朱元璋严厉打击豪强巨富,强行将他们迁出本地,空出的土地分给少地、无地的农民耕种。】
  【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的推动下,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也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506章 洪武大帝
  【朱元璋重视普通百姓的利益,并以雷霆手段推行自己的政策,洪武朝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之一。】
  【当时不仅有免费养老院(养济院)、免费医院(养济院)和免费公墓(漏泽园),朱元璋还曾试验过“保障房”政策,于南京郊外修筑公房作为试点,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评论区
  “没想到保障房这么早就出现了!”
  “现在国家也在推行保障房,只不过还无法惠及所有缺房的百姓。”
  “我们虽然没有免费医疗,但每个人都有医保,可以报效绝大部分医药费。”
  朱元璋:他只是希望天下能少一些像父母兄长一样被饿死的人,那样就能杜绝下一个朱重八出现了!
  “可惜的是洪武朝的政策并没有延续下去,封建社会从整体上来看,还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而且这些惠及百姓的措施真正能够享受到的是极少数,先不说信息不畅,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样的政策,依着古代的医疗水平,便是免费又能治愈几个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