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2 / 3)
李自成:“这莫不是造反的通用模版,额得好好学学……”
第492章 元末起义
【史书记载,“至正十一年(1351年),寇起淮南,凡浙西、江东南、湖南北,以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者皆陷”,元朝在许多地方的统治机构彻底瘫痪,陷入土崩瓦解的绝境……】
【元朝自立国之初埋下的隐患,终于在此时彻底爆发,病体沉疴,积重难返,远不是一个脱脱所能挽救的。】
【元朝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就没有进行有效的土地财政改革,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大量土地被荒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粮食供应不足,也加剧了社会动荡。】
评论区
“为了笼络蒙古王公,每一任皇帝登上帝位,都会把金银和田土分赐给支持自己的贵族。”
忽必烈无奈:“大元自有国情在此,若得不到贵族的支持,如何能有效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
“忽必烈时期,政府赐给大臣的土地不过百顷,之后逐渐增加到千顷、万顷。刚开始的时候赐田大多在北方,后来直接转到了江南等膏腴之地。”
“元朝中后期,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土地。”
“蒙古贵族把土地从农民那里夺来,再以苛刻的条件租给农民,用租佃的方法进行残酷剥削。”
“元文宗的时候,权臣燕帖木儿公然请求皇帝把苏州一带的官田包租给他的兄弟和女婿,再由他们转租给农民。”
“汉族大地主兼并之风也与日俱增,以福建崇安县为例,占全县纳税户九分之一的地主大户,占有高达六分之五的土地!”
【由于赋役不均,带来的恶果便是“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忽必烈面色涨红:“没想到今日的开国功臣会变成来日的国之蛀虫!”
【元朝实行蒙古式军制,全民皆兵,这也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评论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军队的成员逐渐被汉族等其他民族所取代,蒙古人的彪悍勇猛不再存在,军队战斗力迅速下降。”
……
【元朝末年,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他们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勒索,导致民不聊生,“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评论区
“元朝官员敛财的手段花样百出,且明目张胆毫不遮掩,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就连负责监督地方廉政的官员也用钱开道。”
“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到了中后期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了20倍!”
……
【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搜括来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于无节制的岁赐和“做佛事”。武宗时期,仅用在敬神、修寺等宗教活动上的开支,就高达政府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英宗以后的皇帝更是贪财好货,掠夺无厌。】
【元朝统治者想要弥补亏空,只有加重税收,滥发纸币,陷入恶性循环!】
【元朝的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占天下绝大多数的汉人却无法拥有自己应得的的权益。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拥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
【将来推翻元朝的朱元璋原名便叫朱重八。】
刘邦:“马上打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刘彻:“如此庞大富庶的国土居然这么快就分崩离析了,太可惜了。” ↑返回顶部↑
第492章 元末起义
【史书记载,“至正十一年(1351年),寇起淮南,凡浙西、江东南、湖南北,以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者皆陷”,元朝在许多地方的统治机构彻底瘫痪,陷入土崩瓦解的绝境……】
【元朝自立国之初埋下的隐患,终于在此时彻底爆发,病体沉疴,积重难返,远不是一个脱脱所能挽救的。】
【元朝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就没有进行有效的土地财政改革,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大量土地被荒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粮食供应不足,也加剧了社会动荡。】
评论区
“为了笼络蒙古王公,每一任皇帝登上帝位,都会把金银和田土分赐给支持自己的贵族。”
忽必烈无奈:“大元自有国情在此,若得不到贵族的支持,如何能有效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
“忽必烈时期,政府赐给大臣的土地不过百顷,之后逐渐增加到千顷、万顷。刚开始的时候赐田大多在北方,后来直接转到了江南等膏腴之地。”
“元朝中后期,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土地。”
“蒙古贵族把土地从农民那里夺来,再以苛刻的条件租给农民,用租佃的方法进行残酷剥削。”
“元文宗的时候,权臣燕帖木儿公然请求皇帝把苏州一带的官田包租给他的兄弟和女婿,再由他们转租给农民。”
“汉族大地主兼并之风也与日俱增,以福建崇安县为例,占全县纳税户九分之一的地主大户,占有高达六分之五的土地!”
【由于赋役不均,带来的恶果便是“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忽必烈面色涨红:“没想到今日的开国功臣会变成来日的国之蛀虫!”
【元朝实行蒙古式军制,全民皆兵,这也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评论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军队的成员逐渐被汉族等其他民族所取代,蒙古人的彪悍勇猛不再存在,军队战斗力迅速下降。”
……
【元朝末年,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他们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勒索,导致民不聊生,“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评论区
“元朝官员敛财的手段花样百出,且明目张胆毫不遮掩,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就连负责监督地方廉政的官员也用钱开道。”
“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到了中后期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了20倍!”
……
【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搜括来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于无节制的岁赐和“做佛事”。武宗时期,仅用在敬神、修寺等宗教活动上的开支,就高达政府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英宗以后的皇帝更是贪财好货,掠夺无厌。】
【元朝统治者想要弥补亏空,只有加重税收,滥发纸币,陷入恶性循环!】
【元朝的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占天下绝大多数的汉人却无法拥有自己应得的的权益。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拥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
【将来推翻元朝的朱元璋原名便叫朱重八。】
刘邦:“马上打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刘彻:“如此庞大富庶的国土居然这么快就分崩离析了,太可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