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元1283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多达两百余起,1289年更增加到四百余起。其中以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起义规模较大。】
  【忽必烈中年以后因为足疾,只能卧榻办公,对朝政逐渐力不从心,迟疑反复。他凭借自己的政治经验和手腕,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互相制约,保持朝政之间的平衡。】
  【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在大都去世,在位三十五年,享年八十岁。】
  【忽必烈死后,元朝的皇位继承成为了一个问题,他的嫡长子真金早年被立为太子,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参政后也站在汉制改革一派。】
  【作为汉法派的领袖,真金与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形成尖锐对立。公元1282年,阿合马被汉人刺杀,真金虽远在大都,却成为第一怀疑对象。】
  【公元1285年,一个南人御史上奏,希望七十多岁的忽必烈禅位于太子真金,此事被阿合马的余党利用,加剧了天家父子之间的猜忌,身为太子的真金并没有左右朝政的权利,因而更加惶惶不安,就在这一年忧惧而死,享年四十三岁。】
  扶苏:“啧啧,可惜了。”
  刘据:“这个哥哥居然如此惧怕自己的父亲。”
  刘彻:“若是据儿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做?”
  刘据:“据儿觉得父亲是全天下最爱据儿的人,任何人都无法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
  厚脸皮如刘彻也有些不敢面对自己天真纯善的儿子,自然也没有看到年幼的刘据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
  李承乾:“难道皇帝年老之后,都会见不得年富力强的太子吗?”
  李世民:人家活了八十多岁,对比自己五十来岁的寿命,太扎心了!
  赵德芳:“难道开国皇帝的儿子都会面临如此局面吗?”
  赵德昭:“太子真是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
  ……
  【真金的早逝也让忽必烈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探索中途夭折,元朝的皇位继承又回到了蒙古族一惯的习俗中:由王室贵族公推大家的领袖,这也造就了元朝皇位继承制的混乱。】
  【元朝98年的历史中,更替了十二个皇帝,其中忽必烈在位三十一年,末帝元顺帝在位三十五年,中间的三十二年间皇位上轮换了十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在位三年。】
  刘邦:“嚯,这龙椅还没有坐热就换人了。”
  朱元璋:“咱还真没有这样算过,怪不得元朝那么混乱呢。”
  忽必烈不知该为元朝的统治不足百年而忧心,还是为后面三十多年的混乱的继承制度而愤怒。
  他突然福至心灵的想到了嫡长子真金,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能够减少皇位继承之间的混乱。
  【忽必烈去世前一年,将“皇太子宝”授予了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在真金的长子甘麻剌与铁穆耳的皇位争夺中,这个“皇太子宝”成为铁穆耳的依仗,甘麻剌自愿退出,铁穆耳即位,史称元成宗。】
  【即位后,铁穆耳大体遵循了忽必烈的遗制,被称为“守成之君”。他停止对外战争,专注于整顿国内军政,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使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他也成功击败了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势力,迫使他们归附,确立了元朝的宗主地位。与安南(今越南)、缅甸、日本等国交好,缓和了外交关系。】
  【他还推行儒学,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但铁穆耳在位期间,也曾滥增赏赐,导致国库空虚,钞币贬值。他晚年身患疾病,朝政由卜鲁罕皇后和色目大臣控制,贪污贿赂之风盛行,朝政日渐衰败。】
  【公元1307年,铁穆尔去世,他在位十三年,享年42岁。】
  忽必烈面色冰冷:“嗯,剩下的十九年轮换了九个皇帝……”
  作为长寿之人,将近50岁才继位为汗的忽必烈无法共情短命的孙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