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2 /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舞台上的萧太后形象逐渐转为正面,《四郎探母》与《雁门关》中,她既是慈爱的母亲,也有身为国君的文韬武略!】
【京剧《澶渊之盟》中,萧太后更是亲征南下伐宋,身着戎装,凛然不让须眉,浑然一副文武兼备的巾帼气概!】
【不论别有用心的人如何在萧太后的私生活上做文章,都无法磨灭她在历史上的功绩。】
【北京唯一一条以人名命名的河流就叫萧太后河。辽宁的奉国寺是耶律隆绪为纪念母亲修建的寺庙,有现存至今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
【萧太后用澶渊之盟得到的白银在今天的张家口张北县修建了一座园林,因为她时常在此驻跸,这里就成为当时辽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河北滦河还有一座以萧太后的形象塑造的石像,被称为滦河母亲像,以纪念萧太后为当地做出的杰出贡献……】
【而那些在言语上洋洋得意的小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真是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路振:“噗!”
一些文人立刻将自己编撰的笔记中的名字隐藏起来,以免被后人公开处刑……
【在萧太后的教导下,耶律隆绪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他对内改革,整顿吏治,任贤去邪,效仿唐朝重开科举,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地位。】
【对外积极扩张疆土,向高丽及西北诸部发动战争,让契丹之名响彻中亚!】
评论区
“很多强势的君主都会面临继承人的问题,只有耶律隆绪是个例外。”
“他是正后所出嫡长子,也是顺利继位,做出卓越成就的第一人!”
……
扶苏、刘据、李承乾:……
刘盈、李显、赵德昭:……
太扎心了!
【耶律隆绪在位49年,享年六十一岁,在他的治理下,辽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圣宗”!】
【辽国的萧太后无疑是一位对辽国影响深远的政治家,而宋朝也有自己的“萧太后”,那就是赵恒的第三任皇后——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赵恒震惊的看着端坐在自己身边的皇后,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第425章 守内虚外1
赵光义有些不好的预感:“你的正妃不是郭氏吗,这个刘娥又是谁!”
赵恒:……
赵光义恍惚听过这个名字,他绞尽脑汁将儿子的后院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才终于想起了这人是谁,一想到那人的身份,他更加愤怒了!
“是你买的那个歌女!朕不是让你把她送走吗!你怎敢阳奉阴违,忤逆于朕!”
赵恒委屈:“父皇,儿臣都把她买下来了,咱们家又不是缺那一口吃的,堂堂太子的女人能送到哪里去……”
太丢人了吧……
赵光义被气的不轻,伸手指着赵恒的手臂都在哆嗦:“你没听到天幕的话吗,那就是下一个萧太后,是下一个吕雉、武则天!”
赵恒声音微弱,却还在据理力争:“像萧太后多好啊,整个大宋都败在萧太后的裙下呢!” ↑返回顶部↑
【京剧《澶渊之盟》中,萧太后更是亲征南下伐宋,身着戎装,凛然不让须眉,浑然一副文武兼备的巾帼气概!】
【不论别有用心的人如何在萧太后的私生活上做文章,都无法磨灭她在历史上的功绩。】
【北京唯一一条以人名命名的河流就叫萧太后河。辽宁的奉国寺是耶律隆绪为纪念母亲修建的寺庙,有现存至今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
【萧太后用澶渊之盟得到的白银在今天的张家口张北县修建了一座园林,因为她时常在此驻跸,这里就成为当时辽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河北滦河还有一座以萧太后的形象塑造的石像,被称为滦河母亲像,以纪念萧太后为当地做出的杰出贡献……】
【而那些在言语上洋洋得意的小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真是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路振:“噗!”
一些文人立刻将自己编撰的笔记中的名字隐藏起来,以免被后人公开处刑……
【在萧太后的教导下,耶律隆绪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他对内改革,整顿吏治,任贤去邪,效仿唐朝重开科举,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地位。】
【对外积极扩张疆土,向高丽及西北诸部发动战争,让契丹之名响彻中亚!】
评论区
“很多强势的君主都会面临继承人的问题,只有耶律隆绪是个例外。”
“他是正后所出嫡长子,也是顺利继位,做出卓越成就的第一人!”
……
扶苏、刘据、李承乾:……
刘盈、李显、赵德昭:……
太扎心了!
【耶律隆绪在位49年,享年六十一岁,在他的治理下,辽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圣宗”!】
【辽国的萧太后无疑是一位对辽国影响深远的政治家,而宋朝也有自己的“萧太后”,那就是赵恒的第三任皇后——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赵恒震惊的看着端坐在自己身边的皇后,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第425章 守内虚外1
赵光义有些不好的预感:“你的正妃不是郭氏吗,这个刘娥又是谁!”
赵恒:……
赵光义恍惚听过这个名字,他绞尽脑汁将儿子的后院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才终于想起了这人是谁,一想到那人的身份,他更加愤怒了!
“是你买的那个歌女!朕不是让你把她送走吗!你怎敢阳奉阴违,忤逆于朕!”
赵恒委屈:“父皇,儿臣都把她买下来了,咱们家又不是缺那一口吃的,堂堂太子的女人能送到哪里去……”
太丢人了吧……
赵光义被气的不轻,伸手指着赵恒的手臂都在哆嗦:“你没听到天幕的话吗,那就是下一个萧太后,是下一个吕雉、武则天!”
赵恒声音微弱,却还在据理力争:“像萧太后多好啊,整个大宋都败在萧太后的裙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