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靖:“陛下,驴较之马更有耐力,但绝对不会比马匹速度更快。”
  李世民:“天幕说的事怎么解释!”
  李靖无言以对:……这得是神驴吧!
  【赵光义见摆脱了辽军的追赶,才终于停下脚步,询问前线的情况,得知宋军全线崩溃。他派遣殿前都虞候崔翰去收容逃兵,自己则继续南逃。十一日,赵光义逃到定州,十三日,离开定州,一路南下,于七月二十八日抵达开封。】
  评论区
  “什么叫高粱河车神,这才是车神的威力啊!”
  “辽国的马车追不上宋国的驴车,这大约是当年度最大的花边新闻吧。”
  “赵光义的后代大多遗传了他跑路的本事,赵构能从河南一路跑到大海上,躲过金军的搜山检海,得感谢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基因。”
  宋朝的皇帝都觉得十分丢脸……
  赵匡胤气极反笑:“真是你的好子孙啊,临战逃跑,真是给朕的大宋长脸!”
  他这个开国之君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弟弟做嫁衣,还得替他背黑锅!
  【此战,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此后,宋辽断交,两国进入了二十多年的战争状态。】
  评论区
  “这是最后一场具有五代风格的战役,简单说就是皇帝直接指挥,大纵深突破。”
  “这一战略在曾经的中央与叛将的战争中屡试不爽,但辽国是一个军事政治上都很稳定的大国,他广阔的国土,强大的支援能力是五代政权所没有的。”
  “高粱河之败证明了这种策略已经过时。”
  “……”
  【战后,宋军残兵败将聚集在涿州城中,这才发现皇帝不见了,战场上刀剑不长眼,谁都不敢保证皇帝还活着,但北征的大军已经濒临崩溃,是进是退,必须有人下达明确的命令。】
  【于是,诸将策划拥立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为新帝。】
  赵匡胤心里咯噔一下,德昭怕是命不久矣了……
  赵德昭却有些天真的认为这件事是不地道的,对不起自己的叔叔,但若是当真得到军队的拥护,身为太·祖陛下之子,自己这个皇位也算名正言顺吧。
  【这件事还没有成功,赵光义就得到了消息,拥立之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却给赵光义心里扎了一根刺。】
  【战后,赵光义将北伐失败的错误都归于领军大将,将石守信等赵匡胤提拔起来的大将统统被贬谪。还因为征辽不利,把打下太原的赏赐都免了。】
  太·祖朝的武将顿感荒谬。
  他们本来觉得皇帝陛下已经是最难抗衡的人了,没想到继任的太宗不按常理出牌啊。
  谁听说过,主动与军队制造隔阂的皇帝!
  【将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一口饱饭,原本答应的赏赐却被皇帝食言而肥,宋军上下物议沸腾!】
  【赵德昭也劝谏皇叔,应该赏罚分明,先将太原的赏赐给了,再追究幽州的失败。然而赵德昭这个差点被拥立为帝的先帝之子本就是赵光义心里最忌惮的人,赵光义闻言大怒,阴沉沉的说道:“等你当了皇帝,再赏赐他们也不迟……”】
  【赵德昭心神大骇,他知道皇叔不可能容他继续活下去了,为了保全家人,他选择拔剑自刎!】
  评论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