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此可见,是当时的医疗水平,赵家的家族遗传病,以及赵匡胤极其糟糕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英年早逝……”
  赵匡胤:他这武艺超群,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汉子居然也有遗传病!!!
  看来大宋也急需发展医术,提高医者的身份,鼓励百姓学医,说不定能多出几个名医呢。
  第416章 重建统一
  “赵匡胤有酗酒的恶习,开宝八年之后身体就急剧下滑。甚至在打猎的时侯坐不稳马,从此再不打猎。”
  “还有,开宝九年四月,赵匡胤出巡洛阳时,经过父母的永安陵,痛哭跪拜之余,竟说出“此生将不复至”。永安陵距离开封不过几百里,最多2日即可到达,赵匡胤却说出如此丧气之言,不难想象他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
  “赵匡胤死的时侯是50岁,对比整个赵宋王朝,除了最后三个幼儿皇帝,15个皇帝中有14个没有活过60岁,50岁去世的赵宋帝王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是当时的医疗水平,赵家的家族遗传病,以及赵匡胤极其糟糕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英年早逝……”
  赵匡胤:他这武艺超群,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汉子居然也有遗传病!!!
  看来大宋也急需发展医术,提高医者的身份,鼓励百姓学医,说不定能多出几个名医呢。
  后世观众只顾着自己讨论,天幕下的观众却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为此寻找依据。
  赵光美:“皇兄驾崩当年还能派兵北征,可见当时身体状况还是很好的,怎么可能突然死亡!”
  赵光义:“皇兄早年连年征战,伤了身体,难保不是饮酒过多,引发伤势。”
  赵德昭:“若是当真如此,皇叔只管让史官如实记录下来就是,为何史书上记载的语焉不详!”
  赵德芳:“与小侄的寝疾薨真是异曲同工啊!”
  赵光义:……
  完蛋了,历史上这三人都死在他的手中,他们定会不遗余力的给他挖坑。
  赵匡胤知道,天幕之后,他必须对此事做出定性,公之于众,不能让天下人对皇室是非议论纷纷。
  e=(′o`*)))唉!
  母亲走的太早,给他留下了多大的麻烦啊!
  他知道母亲是好心,毕竟五代的皇帝善终的很少,且基本都是二世而亡,母亲担心大宋会重蹈覆辙太正常了。
  但随着两个儿子逐渐长大,他已经有了立自己儿子为储君的计划,哪有越过儿子立弟弟的。但德昭才能平庸,不堪大任,他更看重的幼子德芳,年龄却是个大问题!
  若是他能多活十年,方能保证皇位平稳传承啊!
  【不论如何,属于赵匡胤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北宋王朝与赵匡胤的后代也没有多少关系了。】
  【纵观历史,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他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恢复了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且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赵匡胤的突然死亡,也打断了北宋统一天下的步伐,赵光义忙于整顿朝政,将北伐大军召回,统一事业暂告停止。】
  【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后来为了避赵匡胤的名字,改名光义,登基称帝后,又改名赵炅。】
  【不同于兄长赵匡胤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名望,他没有多少军功,再加上烛影斧声,得位不正,赵光义登基后急于建功立业,早日赶超兄长,摆脱赵匡胤的阴影。】
  【太平兴国二年,陈洪进离开泉州,北上开封朝觐。赵光义礼遇优渥,赐钱千万、白金万两、绢万匹,却不放他返回封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