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2 / 3)
……
天幕下的观众还在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汉朝居然又给续上了,就听天幕道——
【刘知远是沙陀人,是李克用的部族,他从小为人稳重,不好嬉戏,沉默宴言。长大后,正值李克用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嗣源手下当偏将。】
刘启:“既然是沙陀人,这个刘氏必是改的汉姓。”
李世民:“从后唐到后晋、后汉,中原王朝的国君怎么尽是些沙陀人!”
长孙无忌:“还真是这样,臣居然没有注意到。”
房玄龄:“他们虽出身沙陀,但其执政手段都是按着中原的规矩,被当做中原王朝也不足为奇。”
……
【在战场上,刘知远不顾自己的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离险境,得到了石敬瑭的信任。石敬瑭出镇太原时,便任命刘知远为押衙。】
石敬瑭:“当年,与后梁之战中,朕的马甲断裂,几乎就要被梁军追上了,是刘知远将自己的马匹换给了朕,还掩护朕撤退,朕从未忘记他的救命之恩。”
可惜,时移世易,如今的世道,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后晋亡了,刘知远成为皇帝,总比契丹人要好一些。
【石敬瑭对契丹称臣割地的行为,让刘知远颇有怨言,他认为称臣即可,当儿子就太过分了,割地更是会造成无穷后患!】
【后晋建立后,刘知远以军功和功臣的身份,历任侍卫马步都指挥使、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成为后晋最有权势的朝臣!】
【石重贵即位后,与契丹断绝关系,为避免刘知远不听朝廷调遣,倒向契丹,先后封其为太原王、北平王,官拜北面行营都统。】
【而刘知远此时的想法已经从拥护后晋,变成了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对朝廷诏令半推半就。】
【刘知远坐视后晋灭亡,当他看清契丹也无法稳定中原局势后,于公元947年二月在太原称帝,后晋旧臣纷纷投奔到他的手下。】
【同年六月,刘知远进入东京(今开封),改国号为汉,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
【后汉建立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稳定中原局势。而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时任天雄节度使手握重兵的杜重威。刘知远几乎花费了一年时间亲征杜重威,才让其归服,自此,诸镇相继归附。】
【在皇后李氏的建议下,刘知远一改之前朝廷搜刮民财充做军费的惯例,将宫中财务拿出来赏赐给将士,一举收拢人心。】
【公元947年十二月,刘知远的长子刘承训去世,刘知远悲痛万分,以致病重不起。】
【刘知远有三个儿子,长子刘承训是他最看好的继承人,却在刚立为太子之时生病去世,刘知远伤心之下一病不起,几天之后也跟着去了,时年五十四岁。】
刘彻:“呵,他这皇帝就当了一年,还真是过个瘾啊。”
【公元948年,在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四位辅政大臣的支持下,刘知远的次子刘承祐继位,时年十七岁,朝政都掌握在辅政大臣的手中。】
【同年,河中李守贞、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三镇先后举兵反叛,在大将郭威的征讨下,三镇相继被平定。】
评论区
“刘承祐先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讨伐三镇,朝廷大军顺利击败李守贞,李守贞退守河中城,闭门不战。大军围攻河中城数月,始终无法攻破。”
“刘承佑无奈之下,只好请出老将郭威,这一战赵匡胤也跟着参与其中。”
“郭威到达河中后,稍事休整,便轻装简从围着河中城转了好几圈。之后下达了第一条命令:在河中城的东、西、南三面修建营寨,只留下北边不设防备。”
“又征召周边三万民工,在营寨和河中城之间修建小型堡垒,保护新的营寨。” ↑返回顶部↑
天幕下的观众还在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汉朝居然又给续上了,就听天幕道——
【刘知远是沙陀人,是李克用的部族,他从小为人稳重,不好嬉戏,沉默宴言。长大后,正值李克用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嗣源手下当偏将。】
刘启:“既然是沙陀人,这个刘氏必是改的汉姓。”
李世民:“从后唐到后晋、后汉,中原王朝的国君怎么尽是些沙陀人!”
长孙无忌:“还真是这样,臣居然没有注意到。”
房玄龄:“他们虽出身沙陀,但其执政手段都是按着中原的规矩,被当做中原王朝也不足为奇。”
……
【在战场上,刘知远不顾自己的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离险境,得到了石敬瑭的信任。石敬瑭出镇太原时,便任命刘知远为押衙。】
石敬瑭:“当年,与后梁之战中,朕的马甲断裂,几乎就要被梁军追上了,是刘知远将自己的马匹换给了朕,还掩护朕撤退,朕从未忘记他的救命之恩。”
可惜,时移世易,如今的世道,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后晋亡了,刘知远成为皇帝,总比契丹人要好一些。
【石敬瑭对契丹称臣割地的行为,让刘知远颇有怨言,他认为称臣即可,当儿子就太过分了,割地更是会造成无穷后患!】
【后晋建立后,刘知远以军功和功臣的身份,历任侍卫马步都指挥使、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成为后晋最有权势的朝臣!】
【石重贵即位后,与契丹断绝关系,为避免刘知远不听朝廷调遣,倒向契丹,先后封其为太原王、北平王,官拜北面行营都统。】
【而刘知远此时的想法已经从拥护后晋,变成了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对朝廷诏令半推半就。】
【刘知远坐视后晋灭亡,当他看清契丹也无法稳定中原局势后,于公元947年二月在太原称帝,后晋旧臣纷纷投奔到他的手下。】
【同年六月,刘知远进入东京(今开封),改国号为汉,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
【后汉建立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稳定中原局势。而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时任天雄节度使手握重兵的杜重威。刘知远几乎花费了一年时间亲征杜重威,才让其归服,自此,诸镇相继归附。】
【在皇后李氏的建议下,刘知远一改之前朝廷搜刮民财充做军费的惯例,将宫中财务拿出来赏赐给将士,一举收拢人心。】
【公元947年十二月,刘知远的长子刘承训去世,刘知远悲痛万分,以致病重不起。】
【刘知远有三个儿子,长子刘承训是他最看好的继承人,却在刚立为太子之时生病去世,刘知远伤心之下一病不起,几天之后也跟着去了,时年五十四岁。】
刘彻:“呵,他这皇帝就当了一年,还真是过个瘾啊。”
【公元948年,在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四位辅政大臣的支持下,刘知远的次子刘承祐继位,时年十七岁,朝政都掌握在辅政大臣的手中。】
【同年,河中李守贞、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三镇先后举兵反叛,在大将郭威的征讨下,三镇相继被平定。】
评论区
“刘承祐先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讨伐三镇,朝廷大军顺利击败李守贞,李守贞退守河中城,闭门不战。大军围攻河中城数月,始终无法攻破。”
“刘承佑无奈之下,只好请出老将郭威,这一战赵匡胤也跟着参与其中。”
“郭威到达河中后,稍事休整,便轻装简从围着河中城转了好几圈。之后下达了第一条命令:在河中城的东、西、南三面修建营寨,只留下北边不设防备。”
“又征召周边三万民工,在营寨和河中城之间修建小型堡垒,保护新的营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