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评论区
  “契丹嫡庶观念不强,还有一些选汗的遗留,才能这样操作。若是在中原王朝,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孩子,都算庶子!”
  “所以契丹的王位继承有些玄乎,耶律德光死后,宗室争相上位,换了好几个皇帝。”
  “而且,争夺皇位的都是述律平三个儿子的后代,这场皇位之争,延续了三代人,几十年时间,直到耶律贤登上帝位,才算平息。”
  耶律阿保机:“不知这个耶律贤是哪个儿子的孩子。”
  不如一步到位!
  【皇太子耶律倍无奈之下,只能率群臣向述律皇后请求立耶律德光为帝,让出了帝位。】
  【公元927年,此时距离阿保机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二十五岁的耶律德光终于登基称帝!】
  耶律阿保机:“希望尧骨(耶律德光)能够保持这份谨慎勇武,不要让朕失望啊!”
  【即便如此,述律平并没有因为长子让位而罢休,为了皇权稳固,她对避居东丹国的耶律倍百般提防。】
  【公元930年,耶律倍带着一些仆从逃亡后唐。曾经离契丹皇位仅仅一步之遥的耶律倍,就这样被母亲逼上了弃国出走的不归路。】
  耶律倍痛苦道:“难道我就不是您的亲生子吗?”
  评论区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后唐皇帝李嗣源以天子仪卫迎接耶律倍,并赐姓东丹,名慕华,后改为李赞华,还任命其为节度使。”
  “身在异国,但耶律倍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李嗣源病死后,其子李从厚即位不到半年,就被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杀死。耶律倍认为这是攻打后唐的极好时机,派人密报辽太宗,希望利用后唐内乱之际攻打后唐。”
  “耶律德光果然亲率大军南下,但他不是应耶律倍之邀,而是应石敬瑭之请,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耶律倍虽然在皇位变动中保持了隐忍和退让,却在流亡后唐期间,突然变得“刻急好杀”起来。”
  “他有嗜饮人血的毛病,疯狂时甚至在姬妾手臂上刺洞吸血。奴婢侍妾稍微犯了点儿小错,耶律倍就用火烫她们,甚至挖掉她们的眼睛。他的暴躁脾气把嫁给他的汉人妻子夏氏吓得魂飞魄散,为防丈夫的辣手,她只能请求削发为尼。”
  “公元936年后唐发生政变,李从珂自焚于玄武楼,临死前他想带走耶律倍,耶律倍可不想陪着他自焚。于是,李从珂就派人杀了耶律倍,耶律倍就这样死在了异国他乡,时年38岁。耶律倍死后被一个僧人草草收葬在荒山上,也算是他嗜杀的报应吧。”
  “石敬瑭率军进入洛阳后,为了讨好契丹,亲自为耶律倍服丧,在耶律倍灵柩前放声大哭,并以帝王之礼将其厚葬于洛阳郊外。”
  “后来耶律倍的儿子登上帝位,还为他追封为让国皇帝。”
  耶律阿保机:“难道耶律贤是突欲的后代?”
  耶律阿保机猜对了,但他绝对想不到耶律贤想要登上帝位,要经历多少磨难……
  【耶律德光并不是契丹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他的皇位合法性是存疑的,在述律太后摄政的情况下,他即位之初也并没有完全掌握契丹的实际权力。】
  【因此,他必须建功立业,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
  【北方已经被父亲统一,耶律德光的目光便投向了中原!】
  【公元928年,后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派遣使者到契丹,请求献上定州(今河北定州)归降契丹。唐明宗李嗣源立刻出兵征讨,王都不敌朝廷大军,再次遣使赴契丹乞援,耶律德光命奚秃里铁剌前去救援。】
  【此战,铁剌不敌后唐大军,战死沙场,耶律德光第一次南征就以失败告终!】
  【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亲帅大军南征后唐,李嗣源及时派出使者出仕契丹,避免了这一场兵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