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穆宗继位后,白居易也曾被调回京城,授予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得到皇帝的赏识。】
  【但可能是看到了朝堂百官汲汲于名利,牛李两党争得你死我活,穆宗忙于纵情享乐,不理朝政,白居易上书谈论政事却得不到重视。】
  【两年后,他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请求外任,随后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这次,白居易的心态与贬谪江州时完全不同,离开京城的他心情畅快,在长江边写下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在杭州任上,白居易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遭受旱灾,官吏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溉,就力排众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盐官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他还组织百姓疏浚了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此地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用水条件。】
  【事实证明,白居易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文人,而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父母官。】
  【在白居易的切实改造下,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还将杭州西湖打造成了当地有名的风景区。】
  【白居易就很喜欢在这里散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第382章 新乐府诗
  【离开杭州之前,白居易还将一笔俸禄留在府库之中当做基金,以供后来的杭州刺史应急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即可。这笔基金一直运转到唐朝末年,黄巢之乱后,才不知去向。】
  【白居易为杭州百姓做的事,当地人都记得。为了纪念这位父母官,杭州人将西湖的白沙堤命名为“白公堤”,简称“白堤”。】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堤不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却是因白居易而得名的,他修建的另一个河堤已经无迹可寻了。】
  白居易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后半生的奋斗方向,或许他的名字不必记录在青史之中,但百姓会记得每一个真心对他们的人!
  评论区
  “白居易早年就在江南游学,后来又在江南为官,对江南的感情很深,他后来还写下了著名的《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白居易在杭州改造地球的时候,元稹因为得罪牛党李逢吉,被阴谋诬陷,外放到浙东担任观察使,浙东与杭州相去不远,因而,二人诗文唱和更加频繁。】
  评论区
  “元稹在穆宗的支持下登上相位,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他主张积极平息骚乱。但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阴谋诬告元稹谋刺宰相裴度,后来虽然查清了真相,但元稹和裴度都被罢免了宰相之位。”
  元稹有些失落:“还是乐天的眼光独到啊。”
  “在任浙东观察使的六年中,元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绩,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
  白居易:“你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祸福并不是永远对立的!”
  【杭州任满后,白居易被调往苏州担任刺史,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仅在此地任职一年,但他的政绩十分卓著。】
  【他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的山塘河,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直到现在依旧是苏州的四a级景区“山塘街”!】
  评论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