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文王:扎心了!
  周武王:“唉!都是跟着本王一起打天下的诸侯,若是胜利了不给他们好处,周朝也会像商朝一样成为历史……”
  始皇:“大秦的国土都是自己打下来的,不需要与人分享!”
  扶苏:“父皇英明,您设立的郡县制是最先进的,只是执行之人做的不好。”
  曹操:“魏晋两代都‘封爵犹建’,结果是‘不闻延祚’。”
  曹丕:“儿臣记下了,定会向后世学习,制定一个更好的制度。”
  李世民:“唐代‘矫而变之,重二百祀’。史实如此,胜于雄辩啊!”
  他曾经也想过恢复分封制,在群臣的劝谏下才没有做。
  希望后世子孙不要开历史的倒车!
  【柳宗元在文中明确表达了对郡县制的肯定,他认为郡县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分封制下地方割据、战乱频发的弊端。同时,郡县制也更能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评论区
  “秦‘有叛人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都说明了郡县制的优越性!”
  刘邦:“朕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分封,你们却是自找麻烦!”
  李隆基:“某些人对朝廷没有忠心,反倒将一腔忠义给了藩镇!”
  【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恢复分封制的呼声,柳宗元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认为这些论调是出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利益考虑,而非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
  【这篇文章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痛斥了各种鼓吹分封制的谬论,打击了藩镇们的嚣张气焰,并表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人也无法改变这个趋势!】
  柳宗元:“事在人为,用人唯贤!”
  【《封建论》破天荒地提出了: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柳宗元承认客观现实,不认天命;他觉得由分封制到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而汉唐还要回到分封制才是倒退;他肯定了尧、舜这些圣人都有“私”,他说历史的发展不以圣人的意志为转移,圣人有“所不得已”。一扫腐儒们视为正统的天命观、历史观、圣贤观……】
  董仲舒:……
  朱熹:……
  【主席曾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多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对这篇政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永州沉寂十年后,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被召回京城,但时任宰相的武元衡也是当时反对永贞革新的代表,对柳宗元等人极为仇视,回到长安的柳宗元依旧没有得到重用。】
  【很快,柳宗元就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柳州释放奴婢,兴办学堂,教导学子,推广医学,开凿水井,开垦荒地,鼓励发展植树造林,整治街巷,修筑庙宇……】
  评论区
  “柳州人知学自此始!”
  “柳宗元破除了当地的封建迷信,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至今,柳州还流传着柳宗元在这里打井的故事。”
  【长期的贬谪生涯不仅使柳宗元在物质上遭受困苦,更在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内心的痛苦煎熬一点点耗尽了他的生命……】
  【在柳州期间,柳宗元身体虚弱,病痛缠身,这段时间是他最为艰难和痛苦的时期。尽管处于困境之中,柳宗元仍然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着联系,如刘禹锡、韩愈等人。他们之间的友情陪伴了柳宗元的一生,也是他晚年生活中难得的慰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