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武俊本是安史之乱的叛将,后来投降唐朝,因功升为御史中丞。后因为他的上司被宦官谗害侮辱,自感朝不保夕,与其他三镇节度使联合叛唐,自称赵王。
  德宗下罪己诏后,王武俊归附朝廷,身兼成德、幽州、卢龙三道节度使,在之后的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中,王武俊站在朝廷一边,平叛有功,被晋封为太师!
  李世民:“又是一个三镇节度使,前车之鉴,后车接着覆!”
  韩愈自然知道王武俊的底细,但却无法跟这些士兵一一分析,只能在他们的逻辑里寻找漏洞。
  韩愈:“你们还记得先太师就好,他开始的时候叛变朝廷,后来归顺,得以加官进爵,封荫子孙,这还不够吗!你看看安禄山、史思明、李师道等人可还有后人存活!”
  将士们自然知道,那几个人九族都被诛灭了,这般说来,朝廷对王武俊已经足够仁义了。
  韩愈接着说:“田弘正归顺朝廷,他的子孙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归顺朝廷,还未成人就被任命为节度使;刘悟、李祐当初跟随李师道、吴元济叛乱,后来投降朝廷,现在,都是节度使……”
  只要归顺,朝廷就会给你们应有的待遇!
  将士们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田弘正为人刻薄,我们都朝不保夕。”
  韩愈:“你们已经杀了田弘正,又为什么要残害他的家人呢?”这样的你们与田弘正有何区别!
  王庭凑眼见将士们都被韩愈说服,命他们出去,小心地问韩愈:“您来成德,到底想让我做什么呢?”
  韩愈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释放被叛军包围的牛元翼大军。
  ……
  【韩愈以三寸不烂之舌,不废一兵一卒,便消弭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这便是苏轼盛赞的“勇夺三军之帅”!】
  李世民痛心疾首:“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为何不得重用!”
  【韩愈因功升为吏部侍郎,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非常高兴,踌躇满志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虽年近花甲,却毫无被贬潮州时的暮气,而是兴味盎然的迎接春天!】
  【他约自己的学生兼好友张籍一起春游,张籍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便写了一首诗,再次邀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评论区
  “在韩愈之前,吏部时常锁着大门,等待任命的官员被铁将军挡在门外。韩愈上任后,特意将关锁放开,任凭候选官员出入。他坚信:人们之所以怕鬼,是因为见不到鬼;如果能够看得见,那么就不会怕鬼了。”
  “神策军的将士听说韩愈就任京兆尹后,都不敢再触犯法律,他们还私下警告其他人:韩愈连佛骨都敢烧,有什么不敢做的!”
  “心地无私天地宽!”
  ……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到了宋朝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加封韩愈为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能从祀孔庙,可是说是每一个儒家子弟的理想,他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不显,傲娇道:“后人谬赞了!”
  评论区
  “历史上的韩愈身体肥胖胡须也很少,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韩愈画像都是假的。”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韩愈脸小且美髯,戴纱帽。但这其实是南唐的韩熙载,宋朝有韩熙载的画像和题词,因为韩熙载谥号文靖,被人称为韩文公,因此后人便误以为这就是韩愈。”
  “韩愈虽配享孔庙,但各州县孔庙中所画的都是韩熙载……”
  韩熙载:哈哈哈,这泼天富贵被我白白得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