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2 /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呼号,八月的天气,边关已经开始下雪,突如其来的寒冷并没有阻碍友人的归京之路。在诗人眼中,枝头的雪花如同梨花一般,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迎着纷飞的大雪,友人踏上归途,冻结在空中的鲜艳的旗帜,在白雪的映衬下越发绚丽,如同寒风中林立的将士。
【诗人以敏锐的观察,与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诗中不仅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还赞扬了边关将士的慷慨雄壮!】
【安史之乱后,岑参仕途反复,多次被贬,最后入蜀地为官,客死异乡,终年五十二岁。他是盛唐最富有异域情调的诗人,是边塞诗的一座高峰!】
……
【第三位代表人物便是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开元年间,唐朝上下昂扬向上,王昌龄在诗中对盛唐不遗余力的赞美歌颂,这份信仰正是他一生最坚定的希望和力量的源泉。】
【即便日后,他多次被诬陷,被贬谪,依旧不改其满腔热血!】
王昌龄:……
【王昌龄早年曾在嵩山学道,也曾前往长安谋求发展,可惜没有什么成效。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
【开元十二年,王昌龄西出长安,远赴边关,踏上了出塞之路,他的边塞诗大多写于这一时间段。】
【此时,岑参只有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因此王昌龄堪称盛唐边塞诗的先驱!】
【不同于高适、岑参的长篇歌行,王昌龄的边塞诗短小精悍,以绝句抒发征人的种种情思,堪称另辟蹊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始皇沉吟:“秦时明月……”
汉武帝拍案叫绝:“意境雄浑,格调昂扬,写得真好!”
在龙城一战成名的卫青也心潮澎湃,将这首诗记在心里。
另一位开元时期的诗人王翰也在吟诵着自己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念完还要求在座的好友为这两首诗评个高下!
好友:王昌龄是七绝圣手,但“葡萄美酒夜光杯”也堪称七绝压卷之作,这如何能平判高下!
评论区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第四首和第五首也都是千古传唱的名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不仅能看到边关的将士的喜怒哀乐,也能看到后方留守的亲人的牵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 ↑返回顶部↑
北风呼号,八月的天气,边关已经开始下雪,突如其来的寒冷并没有阻碍友人的归京之路。在诗人眼中,枝头的雪花如同梨花一般,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迎着纷飞的大雪,友人踏上归途,冻结在空中的鲜艳的旗帜,在白雪的映衬下越发绚丽,如同寒风中林立的将士。
【诗人以敏锐的观察,与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诗中不仅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还赞扬了边关将士的慷慨雄壮!】
【安史之乱后,岑参仕途反复,多次被贬,最后入蜀地为官,客死异乡,终年五十二岁。他是盛唐最富有异域情调的诗人,是边塞诗的一座高峰!】
……
【第三位代表人物便是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开元年间,唐朝上下昂扬向上,王昌龄在诗中对盛唐不遗余力的赞美歌颂,这份信仰正是他一生最坚定的希望和力量的源泉。】
【即便日后,他多次被诬陷,被贬谪,依旧不改其满腔热血!】
王昌龄:……
【王昌龄早年曾在嵩山学道,也曾前往长安谋求发展,可惜没有什么成效。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
【开元十二年,王昌龄西出长安,远赴边关,踏上了出塞之路,他的边塞诗大多写于这一时间段。】
【此时,岑参只有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因此王昌龄堪称盛唐边塞诗的先驱!】
【不同于高适、岑参的长篇歌行,王昌龄的边塞诗短小精悍,以绝句抒发征人的种种情思,堪称另辟蹊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始皇沉吟:“秦时明月……”
汉武帝拍案叫绝:“意境雄浑,格调昂扬,写得真好!”
在龙城一战成名的卫青也心潮澎湃,将这首诗记在心里。
另一位开元时期的诗人王翰也在吟诵着自己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念完还要求在座的好友为这两首诗评个高下!
好友:王昌龄是七绝圣手,但“葡萄美酒夜光杯”也堪称七绝压卷之作,这如何能平判高下!
评论区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第四首和第五首也都是千古传唱的名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不仅能看到边关的将士的喜怒哀乐,也能看到后方留守的亲人的牵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