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的诗文虽然依旧没有彻底摆脱六朝以来的绮丽之风,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盛行的“上官体”,自觉地变革文风,得到了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支持。】
  【他们将诗歌的题材从狭小的宫廷楼阁,风花雪月,扩展到江河山川,塞外大漠,市井百态。以清新刚健的诗风,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
  【诗圣杜甫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四杰在当时的条件下,作品已经达到了最高的造诣,却还被守旧文人讥笑。杜甫直接嘲讽他们:即便是你们这些守旧文人身名俱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依旧微不足道,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他们官职虽小,名望却很高,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们是真正的唐诗揭幕人,昭示着诗歌巅峰的到来!】
  第348章 承前启后
  【在初唐四杰之后,挑起诗歌改革旗帜的是陈子昂!】
  【陈子昂出身于一个富庶的地主家庭,年少时乐善好施,慷慨任侠,尚武好剑,梦想是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建功立业。】
  【与初唐四杰的神童之名不同,陈子昂十七八岁还不喜欢读书,后来因为意外伤人,才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深钻经史,不过几年便学涉百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