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2 / 3)
……
【李纯继位后,奋发有为,励精图治,鼓励大臣直言上谏,他则虚心接纳,“为君推诚,为臣尽忠”这才是正常健康的君臣关系。】
评论区
“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
“能用忠谋,不惑群议。”
“唐宪宗先后任用了一批年轻有为、有才干、力主削藩、反对宦官干扰军政的宰相。”
“他的周围还有一批正直敢言的谏臣,如左拾遗白居易反对宦官挂帅出征,东台御史元稹纠劾不法,刑部侍郎韩愈,谏止宪宗佞佛……”
【在李纯的大力支持下,元和年间形成了自贞观、开元以来从未有过的政治风气,一扫安史之乱后的黑暗朝局!】
【在经济上,李纯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止南方掠卖奴婢。为百姓减轻了一些负担,政府的财政情况也有所好转。】
【李纯还利用祖父德宗积攒的财富,重用主张抑制藩镇的大臣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与裴度等人,坚决对藩镇用兵,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评论区
“宪宗朝君臣一心,先后派兵讨伐西川、夏绥、镇海三镇,劝导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顺朝廷,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成德镇的王承宗也低头认输。”
“先是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被神策军打败,传首京师!”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后,他的儿子吴元济隐匿不报,举兵叛乱,威胁洛阳。宪宗不想继续忍耐下去,下令对淮西用兵,想要彻底解决淮西军镇自李希烈开始的割据状态。”
“宪宗的强硬态度,让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深感威胁,他两面三刀,声称协助朝廷讨伐叛军,实则暗中支持叛军。”
“除此之外,李师道还派遣刺客入京刺杀主持削藩的宰相武元衡,武元衡被刺身亡,副手裴度同样受伤!”
李世民震惊:“光天化日之下,大唐的宰相在上朝路上被人刺杀了!”
这是何其荒谬之事!
李纯也失态的看向武元衡,“爱卿,朕会派遣神策军保护你的安全!”
武元衡经过最初的震惊,已经缓了过来,还有心思安慰皇帝:“陛下,有天幕的提醒,臣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裴度:“这正说明藩镇已经无计可施了!”
“武元衡死后,裴度接过他的未竟之事,继续主持削藩。宪宗派遣裴度进攻淮西,吴元济猝不及防之下被当场擒拿,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终于平定!”
“这样的结果让李师道极为恐慌,他以割地送质子迷惑朝廷,随后举兵叛唐。”
“宪宗派遣大军前往镇压,李师道内部生乱,自相残杀,终被朝廷平定!”
“宣武节度使韩弘迫于形势,放弃了节度使的权利,自请入朝为官。”
“……”
【宪宗用人不疑,将削藩之事尽数交付给宰相武元衡、裴度,决心“以法度裁制藩镇”,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陷于强藩多年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又重归中央政府管辖,唐王朝重新归于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李纯很是兴奋:朕做到了!
李适和李诵也对李纯的作为很是满意:“不愧是吾家第三天子!”
【元和中兴是史家对唐宪宗的溢美之词,但从当时的社会经济上便能看出,元和年间的经济并无多少起色,对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是相去甚远。】 ↑返回顶部↑
【李纯继位后,奋发有为,励精图治,鼓励大臣直言上谏,他则虚心接纳,“为君推诚,为臣尽忠”这才是正常健康的君臣关系。】
评论区
“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
“能用忠谋,不惑群议。”
“唐宪宗先后任用了一批年轻有为、有才干、力主削藩、反对宦官干扰军政的宰相。”
“他的周围还有一批正直敢言的谏臣,如左拾遗白居易反对宦官挂帅出征,东台御史元稹纠劾不法,刑部侍郎韩愈,谏止宪宗佞佛……”
【在李纯的大力支持下,元和年间形成了自贞观、开元以来从未有过的政治风气,一扫安史之乱后的黑暗朝局!】
【在经济上,李纯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止南方掠卖奴婢。为百姓减轻了一些负担,政府的财政情况也有所好转。】
【李纯还利用祖父德宗积攒的财富,重用主张抑制藩镇的大臣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与裴度等人,坚决对藩镇用兵,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评论区
“宪宗朝君臣一心,先后派兵讨伐西川、夏绥、镇海三镇,劝导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顺朝廷,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成德镇的王承宗也低头认输。”
“先是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被神策军打败,传首京师!”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后,他的儿子吴元济隐匿不报,举兵叛乱,威胁洛阳。宪宗不想继续忍耐下去,下令对淮西用兵,想要彻底解决淮西军镇自李希烈开始的割据状态。”
“宪宗的强硬态度,让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深感威胁,他两面三刀,声称协助朝廷讨伐叛军,实则暗中支持叛军。”
“除此之外,李师道还派遣刺客入京刺杀主持削藩的宰相武元衡,武元衡被刺身亡,副手裴度同样受伤!”
李世民震惊:“光天化日之下,大唐的宰相在上朝路上被人刺杀了!”
这是何其荒谬之事!
李纯也失态的看向武元衡,“爱卿,朕会派遣神策军保护你的安全!”
武元衡经过最初的震惊,已经缓了过来,还有心思安慰皇帝:“陛下,有天幕的提醒,臣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裴度:“这正说明藩镇已经无计可施了!”
“武元衡死后,裴度接过他的未竟之事,继续主持削藩。宪宗派遣裴度进攻淮西,吴元济猝不及防之下被当场擒拿,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终于平定!”
“这样的结果让李师道极为恐慌,他以割地送质子迷惑朝廷,随后举兵叛唐。”
“宪宗派遣大军前往镇压,李师道内部生乱,自相残杀,终被朝廷平定!”
“宣武节度使韩弘迫于形势,放弃了节度使的权利,自请入朝为官。”
“……”
【宪宗用人不疑,将削藩之事尽数交付给宰相武元衡、裴度,决心“以法度裁制藩镇”,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陷于强藩多年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又重归中央政府管辖,唐王朝重新归于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李纯很是兴奋:朕做到了!
李适和李诵也对李纯的作为很是满意:“不愧是吾家第三天子!”
【元和中兴是史家对唐宪宗的溢美之词,但从当时的社会经济上便能看出,元和年间的经济并无多少起色,对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是相去甚远。】 ↑返回顶部↑